药物性肝衰竭是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西方国家,药物性肝衰竭在急性肝衰竭中占比已超过50%,国内占比也接近3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邹正升教授、纪冬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其他科研团队,针对非“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药物所致的急性肝衰竭创建了新型预后模型。
该模型可以推测患者当前生存率,经验证准确度高达90%以上。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HepatologyInternational》杂志。
该医院,创建了全球最大样本队列,最终阐明了与药物性肝衰竭生存率高度相关的5个因素,即凝血功能(INR)障碍程度、肝性脑病程度、是否使用人工肝、是否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基于此创建的新型无创列线图模型(DIALF-5),可在肝衰竭后的不同时间点将5个因素量化评分,预测当时的生存率。对于生存率低的患者,及时启动肝移植治疗。
据邹正升介绍,该模型预测准确度明显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和KCC(国王学院标准)标准,与美国最新的急性肝衰竭预后模型ALFSG模型预测效能一致。但ALFSG模型仅能预测21天生存率,而新的DIALF-5模型能预测不同时间点的生存率。
主管
医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来源
第五医学中心
图文
戴 欣韩 琳
刊期
第期
总编:熊 刚主编:张 奎编审:张 密
编辑:储洁雅
校对:陶艳斌
邮箱:jfjzy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