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肝硬化并发症之肝性脑病肝昏迷有哪些表
TUhjnbcbe - 2023/5/15 9:03:00

肝昏迷,一个听起来让人好怕怕的疾病。其实却可防可治,是肝硬化并发症里面的“纸老虎”。。。

肝性脑病是如何发生的?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发病有重症病毒性肝炎、重症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各型肝硬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原发性肝癌以及其他弥漫性肝病的终末期,而以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最多见,约占70%。

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镇静、麻醉药,便秘、尿毒症、感染或手术创伤等。这些因素大体都是通过:①使神经毒质产生增多或提高神经毒质的毒性效应。②提高脑组织对各种毒性物质的敏感性。③增加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而诱发脑病。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所以就有了许多假说。不过,对于医生治病最有帮助的是“氨(就是图片中的NH3)中毒”学说:人体内的氨过多,导致脑子出了问题,所以只要想办法把“氨”降下来,脑子就会好起来。

肝性脑病的表现

急性肝性脑病起病急骤,前驱期极为短暂,可迅速进入昏迷,多在黄疸出现后发生昏迷,也有在黄疸出现前出现意识障碍而被误诊为精神病者。慢性肝性脑病起病隐匿或渐起,起初常不易发现,易误诊和漏诊。

1.性格改变

常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原属外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抑郁,而原属内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欣快多语。

2.行为改变

最初可能仅限于一些“不拘小节”的行为,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摸乱寻,随地便溺,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毫无意义的动作。

3.睡眠习惯改变

常表现为睡眠倒错,也有人称为近迫性昏迷,此现象有人发现与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时相紊乱有关,提示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紊乱状态,常预示肝性脑病即将来临。

4.肝臭的出现

是由于肝功能衰竭,机体内含硫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如甲硫醇、乙硫醇及二甲硫化物等)经肺呼出或经皮肤散发出的一种特征性气味。此气味有学者称烂苹果味、大蒜味、鱼腥味等。

5.扑翼样震颤

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病人均可出现扑翼样震颤。方法是:嘱病人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或腕部过度伸展并固定不动时,病人掌-指及腕关节可出现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出现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有手指的侧位动作。此时病人可同时伴有整个上肢、舌、下腭、颌部的细微震颤及步态的共济失调。或发于单侧,也可出现于双侧。这种震颤不具有特征性,也可见于心衰、肾衰、肺衰等病人。震颤常于病人睡眠及昏迷后消失,苏醒后仍可出现。

6.视力障碍

不常见。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逐渐增多,肝性脑病发生时病人可出现视力障碍、失明为主要临床表现,这种视力障碍是短暂的,功能性的,可随着肝性脑病的加深而加重,也可随着肝性脑病的恢复而复明。其发病机制不明,多数认为与肝性脑病一样复杂,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7.智能障碍

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的智能发生改变,表现为对时间、空间概念不清,人物概念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计算、计数能力下降,数字连接错误,也是早期鉴别肝性脑病简单、可靠的方法。

8.意识障碍

继智能障碍后即出现比较明显的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逐渐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应、反射均消失。也有由躁狂状态逐渐进入昏迷者。而肝脑变性型肝性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减退、构音困难、记忆下降、思维迟钝、共济失调、震颤强直、痉挛性截瘫(肝性脊髓病)等。但无明显意识障碍。

肝性脑病的治疗

1.内科支持治疗

2.去除诱因

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治疗消化道出血等诱因。

3.减少氨的吸收

因为蛋白质在肠道内可以被细菌分解产“氨”,所以内科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少肠道内“氨”的产生。所能采取的手段包括:减少蛋白质摄入、减少肠道细菌数量、减少食物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4.促进血氨代谢

可静脉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等药物。

肝性脑病的二级预防

1.遵医嘱规律服用乳果糖,保持每日大便1-2次

2.低蛋白饮食,以植物蛋白为主

3.避免使用安定类药物治疗失眠

4.遵医嘱定期复查血氨

5.如服用利尿剂,应监测电解质

#妙手健康科普#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硬化并发症之肝性脑病肝昏迷有哪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