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为了让自己更加健康和美丽,
有人热衷于各类保健品,
有人则喜欢各种减肥产品,
也有很多人病急乱投医。
但你知道吗?
不规范的用药,错误的用药,
可能会导致肝脏受损,正中“药”害!
年7月28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肝炎日”,
今天,苏州五院肝病科专家来科普“药物性肝损伤”。
”案例
不久前,美丽的幼儿园教师李女士,为了在入夏前拥有更好的身材,自行服用了购自某宝的减肥药,没过几天就感觉食欲不振、浑身乏力,医院一查,转氨酶直接飙到+,这可把李女士吓坏了!她当天就来到医院肝病科,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后,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
很多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同样的药物、保健品,有的人吃了一切正常,而有些人(比如李女士)却会出现肝脏受损呢?
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损伤通常无特异性表现,且潜伏期差异很大,短可为1日至数日,长可达数月。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急性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也可出现皮肤巩膜*染、尿*及大便颜色变浅等胆汁淤积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酸痛等过敏表现。
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至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慢性患者可表现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发病药物已知全球有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等。
不同药物可导致相同类型肝损伤,同一种药物也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肝损伤。
成病原因药物性肝损伤发生在药物超量或长期使用时,药物导致直接肝*性,通常与药物剂量有关,临床上可预测;也可能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因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所致,与药物剂量无明显相关性,发病机制复杂。
深究其原因,多与每个人的遗传多态性有关
苏州五院肝病科专家友情提醒
医院肝病科近10年的肝病疾病谱变化显示,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越来越多,大多数药物性肝损伤是良性的,在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但仍有少数病例会发展为慢性肝病或急性肝衰竭。需要提醒的是,医护和大众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知和警惕性尚有所欠缺,该疾病所涉及的药物尚包括一些被多数人认为“无害”的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已经被发现和报道的不良案例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凡是药物都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用药需谨慎,一定要遵从医嘱用药,规范用药!
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需要注意的地方(治疗原则)1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2应充分权衡停药引起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导致肝损伤加重的风险;3根据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4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等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考虑紧急肝移植。科室介绍
苏州五院肝病科为江苏省重点专科、苏州市级重点学科,在各类急性病*性肝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以及各种病因导致的肝衰竭等救治方面均居国内先进水平。
学科人才队伍技术实力雄厚,其中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2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8人,在读博士和硕士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近10年来,肝病科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20余项,获得国家重大专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联合申报)、国家卫计委和省市级基金资助课题近50项,开展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余次。
对各种疑难肝病、肝病并发症、肝衰竭、乙肝病*母婴阻断等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能够满足各类肝病患者从内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介入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各种治疗的需求。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地当成了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