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腹腔穿刺术
TUhjnbcbe - 2021/7/2 15:10:00
腹腔穿刺术

锁定

本词条由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

腹腔穿刺术是通过穿刺针或导管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抽取腹腔积液,用以协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是确定有无腹水及鉴别腹水性质的简易方法,分为诊断性腹腔穿刺和治疗性腹腔穿刺。

中文名

腹腔穿刺术

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适应症

诊断性穿刺、治疗性穿刺

禁忌症

昏迷、休克及严重电解质紊乱者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韩英丨主任医师

医院  消化内科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目录

1麻醉方式和术前准备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手术方法

5注意事项

6术后护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腹腔穿刺术

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适应症

诊断性穿刺、治疗性穿刺

禁忌症

昏迷、休克及严重电解质紊乱者

麻醉方式和术前准备

1.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2.术前准备
  (1)术前指导:①核对患者信息,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和需配合的事项,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②对有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输血小板或新鲜血浆,纠正后再行穿刺;③穿刺前排空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腔穿刺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④穿刺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⑤向患者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肝昏迷。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化;⑥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2)操作者准备
  戴口罩、帽,规范洗手。
  (3)物品准备
  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5ml及50ml注射器、治疗盘、2%利多卡因、0.5%碘伏、棉签或无菌棉球、纱布、胶带、皮尺、腹带、标本容器。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
  (1)新发腹水:腹水检验可以协助明确病因,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检测癌细胞等。
  (2)怀疑自发性或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2.治疗性穿刺
  (1)大量腹水引发的呼吸困难。
  (2)腹腔积液引发的腹痛和腹压增高。
  (3)感染性及癌性腹水。
  (4)无感染的肝硬化大量或顽固性腹水。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昏迷、休克及严重电解质紊乱者。
  2.相对禁忌证
  (1)有明显出血倾向者,如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20xinr=""2.0)。对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腹腔穿刺术前,需输注血小板;对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者需输新鲜冷冻血浆,上述指标纠正后方可行腹腔穿刺术。
  (2)有肝性脑病先兆者。
  (3)妊娠者。
  (4)尿潴留,未行导尿者。
  (5)严重肠管扩张者,如肠麻痹。
  (6)腹壁蜂窝织炎患者。
  (7)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手术方法

1.部位选择
  (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且容易愈合。
  (2)左下腹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
  (3)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2.体位参考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患者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
  3.
  穿刺术
  (1)消*、铺巾。
  (2)局部麻醉。
  (3)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

注意事项

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放液过程中要注意腹水的颜色变化。
  3.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4.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
  5.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6.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7.腹水为血性者于取得标本后,应停止抽吸或放液。

术后护理

嘱患者平卧休息8~12h,继续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穿刺点有无溢液,同时警惕诱发肝性脑病。术后穿刺处如有腹水外溢,可用火棉胶涂抹,及时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学术论文

内容来自

池肇春.腹腔穿刺术.《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池肇春.腹腔穿刺术.《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年年会论文集》,

刘连新,孟宪志.腹腔穿刺术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王绍明.腹腔穿刺术例临床应用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尤东明,潘占胜.腹腔穿刺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临床医学》,

查看全部

词条标签:

医学

腹腔穿刺

锁定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腹腔穿刺是用来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的方法。

名称

腹腔穿刺

所属分类

浆膜腔积液aaa

目录

1正常值

2临床意义

3注意事项

4检查过程

5相关疾病

6相关症状

正常值

暂无考证。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腹水过多,腹部感染,肝硬化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存在腹水的病人。

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疑有巨大卵巢囊肿、腹腔内广泛粘连及肝昏迷前期的人群。
  检查前禁忌:休息不良,饮食不当,过度疲劳。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

检查过程

(1)、嘱患者先排空尿液,扶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或取斜坡卧位,背部铺好腹带,腹下部系塑料围裙及中单。腹水量少者,则采取侧卧位。
  (2)、穿刺点可选脐与耻骨联合中点(宜避开白线),或脐与髂前上棘联线的外1/3处(通常选择左侧)。
  (3)、常规皮肤消*。术者待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达壁层腹膜。用穿刺针逐步刺入腹壁。待进入腹腔后,可先用注射器抽吸少许腹水置无菌试管中,以备送检。
  (4)、手术完毕,取出穿刺针,局部涂以碘酊及乙醇,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再缚腹带。

相关疾病

网膜扭转,胆汁性腹膜炎,溃疡病穿孔,胃溃疡性穿孔,肠伤寒穿孔,肝损伤,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结肠损伤,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子宫破裂

相关症状

难治性腹水,肝腹水,血性腹水,非血性腹水,腹水

[1]

参考资料

1.class="gotopanchor"data-linktype="2"name="refIndex_1_"style="color:rgb(,,);width:15px;height:14px;overflow:hidden;background:url("
  

需要检查的人群:存在腹水的病人。

3注意事项

编辑

不合宜人群:疑有巨大卵巢囊肿、腹腔内广泛粘连及肝昏迷前期的人群。
  

检查前禁忌:休息不良,饮食不当,过度疲劳。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

4检查过程

编辑

(1)、嘱患者先排空尿液,扶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或取斜坡卧位,背部铺好腹带,腹下部系塑料围裙及中单。腹水量少者,则采取侧卧位。
  

(2)、穿刺点可选脐与耻骨联合中点(宜避开白线),或脐与髂前上棘联线的外1/3处(通常选择左侧)。
  

(3)、常规皮肤消*。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达壁层腹膜。用穿刺针逐步刺入腹壁。待进入腹腔后,可先用注射器抽吸少许腹水置无菌试管中,以备送检。
  

(4)、手术完毕,取出穿刺针,局部涂以碘酊及乙醇,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再缚腹带。

5相关疾病

编辑

网膜扭转,胆汁性腹膜炎,溃疡病穿孔,胃溃疡性穿孔,肠伤寒穿孔,肝损伤,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结肠损伤,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子宫破裂

6相关症状

编辑

难治性腹水,肝腹水,血性腹水,非血性腹水,腹水

词条标签:

腹腔穿刺健康

如何抽取腹水,腹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可以辅助诊断新发的腹腔积液的病因,以及腹腔积液继发自发性腹膜炎。也可作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水病人减轻压迫症状的一种手段。

工具/原料

无菌手套,铺巾,1%利多卡因,

穿刺针及导管,针管,引流管,取样管等

方法/步骤

检查患者的血凝状况以及血小板计数。有出血倾向的为禁忌症。

选取穿刺位置。一般于两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三分之二以及脐下两厘米。避免在感染血肿以及瘢痕处行穿刺术。

消*,铺巾。并依次麻醉表皮,皮下并抽吸,当到达腹膜腔时可见腹水,并进一步麻醉腹膜。并于该部位用大号针头穿孔。

4

行穿刺术,注意斜行进针。当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时停止穿刺。此时可抽出腹水。将导管推入腹腔固定,并拔出穿刺针。最后进行腹水取样或排出腹水。

END

注意事项

妊娠,肝脾肿大,肠梗阻等为相对禁忌征

腹腔穿刺操作方法与步骤

操作方法

01

嘱患者先排空尿液,扶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或取斜坡卧位,背部铺好腹带,腹下部系塑料围裙及中单。腹水量少者,则采取侧卧位。

02

穿刺点可选脐与耻骨联合中点(宜避开白线),或脐与髂前上棘联线的外1/3处(通常选择左侧)。

03

常规皮肤消*。术者待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达壁层腹膜。用穿刺针逐步刺入腹壁。待进入腹腔后,可先用注射器抽吸少许腹水置无菌试管中,以备送检。

04

手术完毕,取出穿刺针,局部涂以碘酊及乙醇,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再缚腹带。

腹腔穿刺术的方法

推荐于-11-26

1、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穿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2、穿刺时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3、向病人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肝昏迷,因此要慎重。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化。4、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1、操作室消*2、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3、清洁双手(双手喷涂消*液或洗手)4、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除病人顾虑,争取充分合作。5、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6、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7、准备好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口罩、帽子、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消*用品、胶布、盛器、量杯、弯盘、ml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取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多头腹带、靠背椅等。8、戴好帽子、口罩。9、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1、部位选择(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2)左下腹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3)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2、体位参考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3、穿刺层次(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肌内缘(如旁开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2)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3)侧卧位穿刺点层次同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4、穿刺术A消*、铺巾 a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消*范围直径约15cm,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复消*一次。 b解开腹穿包包扎带,戴无菌手套,打开腹穿包(助手),铺无菌孔巾,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孔巾有孔部位。 c术前检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8或9号带有乳胶管的腹腔穿刺针、小镊子、止血钳、输液夹子、纱布、孔巾。B局部麻醉 a术者核对麻药名称及药物浓度,助手撕开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装,术者取出无菌注射器,助手掰开麻药安瓿,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局部应有皮丘,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C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D术后处理 a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后,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捡查腹部体征。如无异常情况,送病人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术后反应。 b书写穿刺记录。E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a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穿刺点后,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穿刺点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后再使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点滑出。 b一定做要准确,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 c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状结肠、空肠和回肠,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损伤膀胱。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d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m1(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 e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必要时停止放液并及时处理。 f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以免引起穿刺伤口腹水外渗。

第九章CT介入放射学第三节腹部穿刺活检二、胰腺穿刺活检丨精品连载

本着分享知识的理念,《CT诊断与临床》主编郑穗生、高斌、刘斌等专家授权医学影像园
  (1)自行破裂。
  正常情况下,*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出血太多,就可能发生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血管*体化期间凝血功能不全导致出血,使*体内腔压力升高,因而容易破裂。憋尿、情绪过度紧张也能成为*体破裂的诱因。


  (2)外力作用
  腹部受到撞击、跌扑以及剧烈跳跃奔跑之后,由于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使成熟的*体发生破裂。有些女性甚至在用力咳嗽、解大便时也可能发生*体破裂。


  (3)性生活引起
  性生活时,生殖器官扩张充血,达到性高潮时,肌肉组织可呈痉挛性收缩,致使*体内张力升高,如男性性交动作粗鲁,女方下腹受到强烈冲击,则会导致*体破裂。因此性交后女方出现下腹部疼痛时,决不可麻痹大意。

在此,妇科医生提醒,如果在性生活、剧烈运动、腹部受到撞击、咳嗽或用力解大便后,一侧下腹部突然剧烈疼痛,一定不要强忍,及时就医,警惕*体破裂。

诊断性腹腔穿刺是怎么回事?

当患者出现腹膜炎或者腹腔内有积液而原因不清楚的时候,有必要进行诊断性的腹腔穿刺。一般选在右下腹或者怀疑有积液的部位,用穿刺针刺入腹腔进行抽吸。如果抽出不凝固的血液,说明腹腔内有出血,常见于脾破裂、肝破裂、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者外伤所致的腹腔内器官出血;如果抽出脓液,说明腹腔内有积脓、化脓性的感染,常见于化脓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等。出现上述情况,原则上都应该手术探查。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些情况下,诊断性腹腔穿刺对诊断和明确诊断是很有帮助的。

如何抽取腹水,腹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可以辅助诊断新发的腹腔积液的病因,以及腹腔积液继发自发性腹膜炎。也可作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水病人减轻压迫症状的一种手段。

工具/原料

无菌手套,铺巾,1%利多卡因,

穿刺针及导管,针管,引流管,取样管等

方法/步骤

检查患者的血凝状况以及血小板计数。有出血倾向的为禁忌症。

选取穿刺位置。一般于两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三分之二以及脐下两厘米。避免在感染血肿以及瘢痕处行穿刺术。

消*,铺巾。并依次麻醉表皮,皮下并抽吸,当到达腹膜腔时可见腹水,并进一步麻醉腹膜。并于该部位用大号针头穿孔。

行穿刺术,注意斜行进针。当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时停止穿刺。此时可抽出腹水。将导管推入腹腔固定,并拔出穿刺针。最后进行腹水取样或排出腹水。

END

注意事项

妊娠,肝脾肿大,肠梗阻等为相对禁忌征

腹腔穿刺操作方法与步骤

腹腔穿刺操作适应于抽液做化验和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腹腔内注射药物;进行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雨雾积脓、积血。下面,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考试网为大家分享腹腔穿刺操作的方法与步骤。

工具/原料

骨髓穿刺包,手套,治疗盘(碘酒,乙醇,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等)

步骤/方法

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取平卧位或斜坡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穿刺点选择:

脐和髂前上棘间连线外1/3和中1/3的交点为穿刺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右1-1.5

cm处。若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腹中线上取穿刺点。

常规消*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并用1%--2%普鲁卡因2ml作麻醉,须深达腹膜。

做诊断性抽液时,可用17--18号长针头连接注射器,直接由穿刺点自上向下斜行刺入,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进入腹腔。抽液后拔出穿刺针,揉压针孔,局部涂以碘酒,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腹腔内积液不多,腹腔穿刺不成功,为明确诊断,可行诊断性腹腔灌洗,采用与诊断性腹腔穿刺相同的穿刺方法,把有侧孔的塑料管置入腹腔,塑料管尾端连接一盛有--ml无菌生理盐水的输液瓶,倒挂输液瓶,使生理盐水缓缓流入腹腔,当液体流完或病人感到腹胀时,把瓶放正,转至床下,使腹内灌洗液借虹吸作用流回输液瓶中。灌洗后取瓶中液体做检验。拔出穿刺针,局部碘酒消*后,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7

腹腔放液减压时,用胸腔穿刺的长针外连一长的消*橡皮管,用血管钳夹住橡皮管,从穿刺点自下向上斜行刺入,进入腹腔后腹水自然流出,再接乳胶管放液于容器中。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一般每次不超过ml。放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用力按压局部,碘酒消*后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缚紧腹带。

你知不知道,癌性腹腔积液可以计算体积的!

原标题:《癌性腹水体积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嘉芮,周琴,罗先,李泉旺,北医院肿瘤科

癌性腹水,又名恶性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发展至腹腔或全身引起的腹腔脏壁层腹膜发生病变所导致异常聚集的腹膜腔积液,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癌性腹水的发生率约占各种疾病引起腹水的10%,其中最常见的是肝癌引发的癌性腹水,约75%的肝癌患者和16%的胃癌患者合并腹水。癌性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早期研究认为癌性腹水是肿瘤细胞阻塞膈下淋巴管,淋巴回流受阻,水和蛋白吸收减少;肿瘤细胞侵袭腹壁、肠壁和腹膜,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肿瘤引起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腹水大量产生,因机体循环血量减少,进一步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水钠潴留。

目前研究认为癌性腹水的形成还有免疫调节剂[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诱导血管通透性的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的参与。VEGF不仅增加毛细血管网的通透性,还可引起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MMPs在肿瘤细胞发生侵袭时可破坏组织基质,且上调VEGF表达,血管通透性增加致腹水形成。癌性腹水一旦产生,表明肿瘤已发生局部或全身转移,患者1年生存率不足10%,平均生存期仅20周。癌性腹水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化疗、腹腔循环热灌注、利尿、腹腔穿刺引流腹水等,腹水量的变化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现将临床常用腹水评价方法综述如下。

1.放射性示踪剂法

肿瘤能使局部离子成分与氨基酸合成发生改变,产生代谢紊乱。临床上多应用放射性示踪剂的化学吸附、吞噬等作用检测这种代谢紊乱进而诊断肿瘤疾病。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不断释放特征射线的核物理性质,可追踪其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有研究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如放射性I或99mTc)稀释原理,间接检测腹水分布范围、评估腹水量。但由于腹水分布、吸附不均及放射性示踪剂分解等原因,测量结果准确性不高,且这种检测手段涉及多处腹腔注射,操作较繁琐、存在辐射,临床不易推广使用。

2.体质量与腹围测定法

Sakaida等在评价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时,通过观察患者每日晨起空腹排尿后的体质量与腹围变化来评估腹水量的变化,以患者1周体质量下降≥1.0kg为有效指征。杨勤龙在研究药物治疗癌性腹水方面参照《年全国癌症防治研究协会会议制定标准》:腹水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腹围减少>10cm为部分缓解,腹围变化5cm为稳定,腹围增加>10cm为进展,通过观测用药前后患者腹围变化,辅助临床症状、生存期、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估药物疗效。体质量与腹围测定法临床操作简单易行,但精准度较低,对腹水较重、需置管引流的患者不适用,此法也可能因为肠道扩张或脏器肿大而测量不准,因此临床常将其作为评价腹水量的一个辅助指标。

3.CT测量法应用

CT增强扫描对膈下、结肠旁和膀胱前腹水厚度进行测量并评估腹水量,即所谓的“五点法”。这五点分别为:A,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水平壁层腹膜至肝水平距离;B,壁层腹膜至脾水平距离;C,左肾下极水平从右侧腹壁内表面再通过右结肠旁沟后极到右腹壁的垂直线;D,从左侧腹壁的内表面通过左结肠旁沟后极到左腹壁的垂直线;E,股骨头水平从腹前壁内表面到双侧股动脉水平垂直距离。以这五点的距离计算腹水平均厚度即(A+B+C+D+E)/5,乘以腹腔投影面积(估计值cm2),得出腹水量的计算公式:腹水量=(A+B+C+D+E)×mL。此法对评估腹水量mL者准确率较高,对手术造成腹腔粘连影响腹水分布者同样适用,但因腹部CT费用相对较高、禁忌证较多等因素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王之等通过分析不同性质腹水的CT表现总结判定腹水量的方法:少量腹水,腹膜反折处可见液体;中等量腹水,肝周、脾周或双侧结肠旁沟周围可见均匀新月形液体密度影;大量腹水,腹腔各脏器周围见均匀低密度影,脏器受压向中心聚集,系膜被脂肪组织挤压呈迂回状。高茜等指出大量腹水、结节状增厚的壁腹膜,CT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常提示恶性腹腔积液。

4.超声内镜法

超声内镜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在内镜观察同时行实时超声扫描的先进医疗设备。由于其将内镜和超声融为一体,可进行定位穿刺、针吸活检、诊断疾病与腹水,尤其是在探测微量腹水方面比CT和常规超声更具优势。Lee等对比单独使用超声内镜、超声联合CT及手术检测胃癌患者腹水和预测腹膜转移的准确性,使用配有7.5、12MHz2种扫描频率的GF-UM20或GF-UM(olympus)超声内镜,腹水表现为胃肠道外无回声区,少量腹水呈三角形,肠道蠕动、体位或呼吸影响腹水形态变化,研究结果提示超声内镜检测腹水的敏感性比超声、CT或手术更高。但超声内镜为有创检查,需具有相当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医师操作。

5.腹水引流计数法

腹腔穿刺引流腹水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恶性肿瘤所致腹水增长速度较快,常需多次腹腔穿刺放液。当腹内压升高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等症状时,需腹腔穿刺放液或置管引流,约90%的患者症状可暂时缓解。国外学者利用相邻2次腹腔穿刺时间间隔的变化评估药物治疗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所致腹水的临床效果,穿刺放液指征为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等,将最近1次重复穿刺间隔时间与之前2次重复穿刺的平均间隔时间比较,间隔时间增长2倍以上为治疗有效指征。腹腔穿刺放液操作简便,症状缓解明显,但反复大量放液可引起患者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肾功能障碍等,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与防治。腹腔置管引流术可更好地适应癌性腹水需反复放液的特点,极少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凝血机制障碍,且无癌细胞转移风险。腹水引流次数、时间间隔、放液流率对评估腹水量的变化均有一定作用。但长期腹腔置管反复引流也可并发腹腔感染和症状性低血压。

6.腹部超声法

正常腹膜腔内存在微量积液,不超过50mL,起润滑作用,一旦腹膜腔液体超过mL就会增加腹腔压力。腹腔积液常规超声检查是探查腹膜腔内异常液性无回声区,尤其是腹膜腔最低位5个区域:女性子宫直肠陷窝或男性膀胱直肠陷窝、肝肾隐窝、脾肾隐窝及左右髂窝,并测量相应区域液性区的最大宽度和深度,基于此对腹水进行半定量估测。少量积液mL,液体范围局限于1~2个区域,液面最大宽度一般20mm;中量积液~mL,液体范围局限于2~5个区域,液体最大宽度一般50mm;大量积液一般mL,腹膜腔积液范围超过5个区域,并扩展到其他区域,液体最大宽度一般50mm。这种半定量的估测仅可基本满足临床需求,但应用于科研方面还远远不够。

目前对腹水的超声量化检查仍无金标准。年Inadomi等报道了一种用超声测量腹水体积的方法,把腹水看作置于球体中的液体体积,主要观察2个变量:腹围和最大腹水深度。具体操作:嘱患者排尿平卧,绕脐测量腹围(C),后改俯卧位,数分钟后,嘱其手膝位使腹部离床,脊柱与床面保持平行。超声探头于脐周处探查最大腹水深度(d),即测量漂浮肠襻界面至探头最大垂直距离。将上述数据代入下列公式计算腹水量:r=C/2π;V(腹水体积)=1/3[πd2(3r-d)](注:r为半径,π为常数)。杨大明等利用上述方法测量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性腹腔穿刺前后的腹水体积,将超声测得的2次数值之差与实际排放的腹水量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验证了此法的准确性。但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保持10+min的俯姿,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所致腹水患者体力较差难以坚持,对各种原因所致腹腔粘连患者也不适用。

也有研究利用腹水指数估测腹水量,年Irshad等提出应用超声测量腹水最小液体深度(thesmallestfluiddepth,SFD)评估腹水量,SFD即患者仰卧位行超声检查时,腹腔内漂浮的最浅表肠壁前部至腹壁(腹膜)内侧面的距离,SFD每增加1cm,排出的腹水量(thedrainedfluidvolume,DFV)约多出1L。总结60例穿刺患者的SFD与DFV之间的关系,得出平均斜率为0.97(P0.),估测腹水量=0.97×SFD。何立国等应用超声检查外伤性脏器破裂、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破裂、肠梗阻患者的腹腔积液量,测量肝周、脾周双侧髂窝(结肠旁沟)、盆腔5处液暗区最大垂直距离之和为腹水指数(x),所有患者均于超声检查后30min内手术治疗,术后测量腹腔积液量为腹水量(y)。对x与y行散点图分析,得出y=65x(P0.01)。

刘乔建等提出超声探查肝表面一旦发现无回声,腹腔实有液体量一般超过mL。上述超声检测腹水量的方法临床应用较少,有些甚至需超声专科医师特殊配合完成,操作不便。目前通过超声测量腹水暗区最大深度间接评估腹水量的临床研究较多,研究者多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依据腹水是否消失、液性暗区最大深度变化界定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但此法精确度较差,不适用于准确的临床科研。总之,腹水量的精确测定对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科研均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尚无一种可推广的标准化测定腹水体积的简便方法。在癌性腹水疗效评定方面,由于不能准确测定腹水的“量”,研究者多结合腹水的“质”,如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生化等指标综合评定治疗效果。如何准确测定腹水量,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来源:胡嘉芮,周琴,罗先,李泉旺.癌性腹水体积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05):-.

转载自:医脉通

第九章CT介入放射学第三节腹部穿刺活检四、腹腔盆腔穿刺活检丨精品连载

本着分享知识的理念,《CT诊断与临床》主编郑穗生、高斌、刘斌等专家授权医学影像园

1
查看完整版本: 腹腔穿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