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初步观察
前言
最新的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治疗ACLF患者方面效果显著。MSCs是来自骨髓、脐带和外周血等,具有巨大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其免疫原性低,可能被诱导分化为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3-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较骨髓MSCs有易取材、数量充足等优点,成为临床上治疗ACLF患者的理想选择细胞[6]。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是新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组合方法,通过吸附器可在特异性地吸附胆红素和胆汁酸的同时清除血清内*素、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延缓肝衰竭的进展[2]。本研究应用UC-MSCs联合DPMAS治疗ACLF患者,观察了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
0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注:所有入组患者给予护肝、退*、抗病*、输注白蛋白等支持治疗。
●纳入标准:
诊断符合《肝衰竭诊治指南(年版)》的标准,其中早期22例,中期23例;乙型肝炎病*(HBV)感染32例,HBV合并丙型肝炎病*(HCV)感染4例,HBV合并甲型肝炎病*(HAV)感染2例,HBV感染伴随酒精性肝炎6例,HBV感染伴药物性肝损伤1例。
●排除标准: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自身免疫性肝炎、恶性肿瘤、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1.2DPMAS治疗
使用健帆集团胆红素吸附器BS、HA-II型树脂血液灌流器和德国费森尤斯PlasmaFluxP2dry血浆滤过器。血浆置换量为ml,血浆置换率为20~25ml/min,治疗时间为3h,在治疗过程中常规抗凝,监测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指标。
1.3UC-MSCs的分离、培养、表型鉴定和治疗方法
治疗所需的脐带来自解放*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妇产科经剖宫术分娩的健康足月胎儿(产妇自愿捐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贴壁法分离UC-MSCs,培养。当培养至第3代时,用磷酸盐缓冲液洗2遍,调整细胞数为1×/mL,与抗CD44、抗CD29、抗CD34、抗CD45抗体室温反应30min。磷酸盐缓冲液洗涤2次,与荧光标记的二抗(兔抗人IgG,LifeHolder)避光反应15min。细胞洗涤2次,重悬于磷酸盐缓冲液,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鉴定细胞表型,检测结果显示细胞CD44和CD29阳性率分别为99.1%和99.7%,而CD34和CD45均为阴性。同时行细菌、真菌培养及支原体和内*素检测。检测合格且细胞存活率大于99.0%,制成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悬液10ml(约含4×个UC-MSCs)。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经外周静脉18例、股动脉插管15例或超声引导下门静脉左右支穿刺12例,注入UC-MSCs悬液。
02
结果
2.1两组血生化指标和MELD评分变化的比较
在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清TBIL和MEL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ALB和PT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在治疗8周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3+T细胞和CD3+CD4+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在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03
讨论
国内外研究显示MSCs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治疗肝衰竭的作用。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和体内临床研究均表明MSCs能分化为肝细胞以改善肝功能,亦有研究显示MSCs进入外周血后,可通过血液循环抵达受损的肝组织处,进入肝小叶,或在信号分子的引导下定向迁移至受损伤的肝组织,发挥后续修复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12-15]。同时,MSCs旁分泌机制在抗肝纤维化和肝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16]。
有研究显示CD8+T细胞和NK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可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坏死[17]。MSCs不仅能分化为肝样细胞,改善肝功能,而且可在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T和CD8+T淋巴亚群以及血清IL-6、IL-10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变化。在小鼠实验发现,经过MSCs注射后的小鼠其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显著降低[18]。本研究发现经过MSCs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8+T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MSCs治疗后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是通过BS胆红素吸附器和HA-II树脂血液灌流器,可特异性吸附胆红素和胆汁酸的同时清除血清内*素、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延缓肝衰竭的进展。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表明UC-MSCs联合DPMAS治疗ACLF患者很安全。在为期8周的随访研究过程中,发现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干细胞移植是安全的,而观察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UC-MSCs联合DPMAS治疗ACLF患者能提高短期生存率,值得进一步研究[19]。
DPMAS?治疗模式图
(参考文献:略)
文献出处:陈曦,陈照林,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初步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3(4):-.
相关精选
文案整理:陈莲珠
编辑:苏碧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