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网 分享
“目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病人群广泛,患病数量逐年增加,但能准确进行诊断、评估和治疗的医疗单位较少,医院具有开展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资质,每年能接受肺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患者数量非常有限。相比药物治疗,PTPA有望成为这一类患者有效治疗的最重要手段。”这医院心内六科全体医师在右心导管检查术基础上成功一例肺动脉球扩张术后对PTPA治疗的分享,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手术效果十分可佳,预后情况有望可以十分良好。
术者(右):王学超
术者(左):李向明
为了更全面的让大家了解此病例的整体情况,现进行详尽分享。患者,孙某某,女,58岁,因间断胸闷、气短等症状半年前就诊于我科,首次住院时心脏彩超提示右心扩张,肺动脉高压(约95mmHg);肺动脉CTA提示多发肺栓塞;肺通气灌注扫描提示多发亚段肺栓塞;为进一步确诊,行右心导管检查术+肺动脉造影术,结果符合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症表现,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症,心力衰竭,心功能III级(WHO分级),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及波生坦片降肺高压、螺内酯及呋塞米利尿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院外规律服用上述相关药物,仍间断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为进一步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治疗,近日再次行右心导管检查术+肺动脉造影术检查,术中可见多支肺血管狭窄、闭塞,远端血流灌注减低、消失。综合评估肺动脉狭窄情况,建议进一步行肺动脉球囊扩张。后选取大小合适的球囊在左下叶病变血管A8、A9、A10狭窄处依次进行预扩张,多次扩张后,造影提示肺动脉狭窄较前明显减轻,远端血流灌注较前明显改善,扩张效果良好。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中患者无不适症状,术后气短症状明显缓解。
球囊扩张前
球囊扩张中
球囊扩张后
肺动脉球囊扩张术:前后对比图
据术者团队专家介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因症状性或非症状性肺栓塞引起肺动脉内膜纤维性重构,致机械性肺动脉狭窄或闭塞,同时诱发非梗死区小肺动脉发生不同程度重构,两者共同导致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进而发生进展性右心衰竭而致残致死的疾病。因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项创伤性的开胸手术,存在适用人群偏少,只能剥脱肺动脉段近端的血栓,易撕脱内膜及损伤膈神经,创伤大、恢复慢等弊端,因此,多数患者可选的治疗措施只有肺动脉球囊扩张术(PTPA)和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疗效参差不齐,且费用较高,多数患者不能坚持服药。
肺动脉球囊扩张术(PTPA)治疗的目的有三个: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运动耐力,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通过PTPA手术,机械地将狭窄或闭塞性肺动脉扩张,改善病变血管的血流通过性,降低靶血管区肺血管阻力,进而使更多血流流过靶血管区,分担靶血管区之外的肺动脉压力,最终可使肺动脉压力降低,肺血管阻力下降,右心排血量增加,血流动力学水平改善。目前PTPA采用的是改良后的术式,也就是更多的扩张狭窄或闭塞的远端小动脉,使这部分乏血流区恢复血流灌注。通过多次PTPA术后,众多乏血管区血流恢复,血液灌注的分配更加合理,改善了通气/灌注比,动脉血氧饱和度随之得到改善。在血流动力学改善,动脉血氧饱和度提高后,心排血量提高,右心逐渐缩小,心功能得到改善,运动耐力势必会逐渐提高,患者症状体征也将逐渐改善,达到治疗目的。由于肺动脉高压的特殊性,目前这一疾病还不能达到彻底治愈,因此联合治疗非常重要。肺动脉球囊扩张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改善或延缓患者心功能的恶化,逐步达到治疗目的。
当前,医院心血管科导管室设备先进,耗材齐全,时刻为介入手术的开展保驾护航。术后患者十分激动,主动与大家分享—“患病以来从未像现在呼吸这么畅快,这真的是我盼望已久的感觉”的感受;之后听到有望停用降肺压药物时,更是欣喜若狂,顿时脸上洋溢起如释重负般的笑容。
“希望能通过该技术为广大患者减少痛苦,减轻负担;希望每位患者与高质量的生活同行”,是医院心内六科全体医师对每位患者最真诚的期盼。也借此机会向大家推广我院开展的新技术,分享新知识,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开启新的“PCI”时代。
囊括万千,大咖驾到丨谷国强:AntegradeAnchorTechniquesinCTOPCI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