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了首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脑血管诊断和治疗上迈上了新台阶,填补了兴宁市此项技术的空白。
术前CT
术后CT
患者男性,48岁,因“突发头晕头痛1天”入院,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外科迅速组织科室医师分析讨论患者病情,考虑患者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如不及时处理,颅内动脉瘤如一枚“隐形炸弹”,一旦再破裂出血,死亡率极高。治疗动脉瘤的手术方式有两种:开颅夹闭术和微创介入栓塞术,后者不需打开颅腔,只需经血管进入动脉瘤内,使用材料填充动脉瘤,填塞材料可以作为预防血流进入脑动脉瘤的屏障,进而将动脉瘤与血流分开,此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减少了手术风险。最终取得家属理解同意,为患者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患者动脉瘤位置
经充分的术前准备,由章雄主治医师主刀,何碧*副主任医师为助手,首先为患者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全面了解患者颈部及全脑血管情况,发现患者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缺如,然后行动脉瘤栓塞术,术程顺利,动脉瘤栓塞完全,手术历时1个多小时,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经过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及药物治疗,患者意识清楚,四肢活动良好,未发生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准备出院。
患者正在阅读动脉瘤介入术后出院指导
科普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是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多发生于颅内动脉分叉部,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死亡率较高。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在普通人群约达到5%-10%,其中约有2.3%患有颅内动脉瘤的病人因无症状而未能发现,普通人群中的0.01%发生动脉瘤破裂引起SAH,预后较差,大概30%-50%的动脉瘤破裂导致病人死亡,另外的40%~50%的存活者也会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在治疗方面,目前主要有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由于开颅手术创伤大,同时介入材料的不断进步,介入栓塞治疗有着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颅内动脉瘤主选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患者开颅手术极其高危、开颅手术失败,或因全身情况及局部情况不适宜开颅手术等情况。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手术目的在于:利用股动脉穿刺,将纤细的微导管放置于动脉瘤囊内或瘤颈部位,再经过微导管将柔软的钛合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囊内并将其充满,使得动脉瘤囊内血流消失,从而消除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