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医院成功为一例急性重症肝衰竭、肾衰竭患者实施了“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12小时内,患者胆红素较前显著下降,各项异常感染指标基本恢复。医院重症医学科首次成功施行“人工肝”相关治疗。
▲患者石某接受治疗
3月1日,患者石某因大量饮酒导致腹痛、腹胀伴恶心,突发性休克,医院结直肠外科。但因腹痛原因不明,晚上8点转入重症医学科。入科后,主管医生为患者进行了输血前评估、抗感染、补液、扩容、降血氨等一系列对症治疗。但患者病情不见好转,后续检查中出现急性重症肝衰竭、肾衰竭,感染性休克症状。
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多耽误一分,患者就多一分危险。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后,医生迅速为患者植入治疗所需管路,立即为患者进行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同时持续进行床旁血滤、人工肝、人工肾替代治疗。
▲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送锦旗
期间,医护团队积极配合,医生、护士长、护士一直守护在病人身边,认真细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由于患者出现并发肝性脑病,意识模糊,下意识撕拽床单以及插管,护士们寸步不离,紧紧看护,牢牢按住患者双臂,防止脱管风险。与此同时,为了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护士们轻声细语的安慰、聊天,转移注意力……就这样,经过96小时的密切配合,患者总胆红素降为.2umol/L,各项化验指标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有效缓解,转入消化内科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据悉,此次顺利开展“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及血浆置换”,医院重症医学科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进一步拓展及深入,为重症肝脏疾患的病情增加了“停止键”,给各种原因所致肝功能异常甚而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生机。同时,随着新技术的逐步开展运用及专项人才的深入培养,医院对于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水平已得到进一步提高。(冯庆、牛丽丽、郭泽凡)
编辑|李倩
校对|王青平 张乐
监制|肖贵海
左右滑动查看推荐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