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岁。体检发现肝门区肿块周。
图1神经鞘瘤
肝门区见类圆形肿块影,边缘光整,TWI肿块中心呈略高信号夹杂点状低信号,周边呈环形显著高信号(图1A),T1WI为低信号伴周边更低信号(图1B),增强早期病灶中心轻度强化,后期明显强化(图1C~E),下腔静脉及门脉血管均显示受压推移改变。
病灶与肝脏关系密切,像肝尾叶来源,但冠状位显示肿块向上生长,接近膈顶,与肝尾叶病变向外生长易往腹腔或下方突出相左,且结合病灶强化方式更像肝外肿瘤压迫肝脏。肿瘤TWI见靶征,为神经源性肿瘤特征性表现。
首先定位准确,再判断肿块性质。排除肝脏、胰颈来源,最可能为腹膜后来源。
对于良性神经源性肿瘤,CT及MRI主要目的为定位、鉴别诊断及评价病变范围。而对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目的在于分期。
手术病理:(腹膜后)神经鞘瘤。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属于腹膜后第二位常见肿瘤。按组织来源主要分为三类:神经鞘及神经束衣、交感神经节和副神经节。成人多见于良性肿瘤,其中以神经鞘源性肿瘤为主,其次为副神经节源性肿瘤,两者占到93.5%。神经鞘源性肿瘤好发于肾上腺区、脊柱旁及骶前间隙。
肿瘤中心血供不足,故常继发囊变、钙化、出血和透明样变等改变。增强方式与细胞构成有关,细胞疏松伴弥漫性水肿,呈轻微强化;出血及囊变致增强不均匀性。MRI显示T1WI为低信号,TWI为不均匀高信号灶。“靶征”:是神经鞘肿瘤的MRI特征表现之一,在TWI上表现为中心稍低信号,周围高信号,与不同的病理成分有关。靶心区含大量的紧密排列的细胞成分及一些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而靶缘区为结构较疏松的黏液样基质。神经纤维瘤多为实质肿块,囊变区较少见,且较易恶性,尤见于多发神经纤维瘤病。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