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口味鲜美,种类丰富,是深受大家喜爱的食物。许多人不仅喜爱常见的木耳、金针菇等食用菌,更热衷于去野外采野生菌菇,认为这种野生蘑菇比规模化生产的常见食用菌更美味。然而野生蘑菇美丽的外表、鲜美的口感下掩藏的是非同一般的危险陷阱:由于工业发展,野外的蘑菇也有可能受到重金属等污染;更严重的是,野外许多蘑菇带有不同程度的*性,而且,许多有*蘑菇和可食用菌长得非常相似,非专业人士难以辨别。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牵头处理了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起蘑菇中*事件,共计人中*,造成22人死亡。
由于不同种类蘑菇的生长习性不同,不同的蘑菇含有的*素不同;不同的*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不同,作用的靶器官不同,引起效应类型和程度也不同;而且,一种蘑菇可含有多种*素,一种*素也可存在于多种蘑菇中;同一种蘑菇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部位的*素含量也不尽相同。以上特点就使得蘑菇中*临床表现多样,导致的健康危害结果也大不相同。
从*蘑菇引起的临床症状来看,这些*蘑菇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
01.急性肝损害型
POISONINGMASHROOM
顾名思义,这一类型*蘑菇食用后主要会造成急性的肝脏损伤,是造成我国蘑菇中*死亡的最主要类型。大多在餐后数小时至30小时发病,早期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多数患者症状会逐渐好转,出现1~2天的“假愈期”;之后出现包括*疸、肝区疼痛,血生化检查可发现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升高等的急性肝损害症状,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心律失常、肾损害等症状。严重者因急性肝衰竭死亡。年误食有*蘑菇最终造成死亡的22例中有20例由此类蘑菇造成。
我国常见造成肝损害的*蘑菇有:①鹅膏属的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蘑菇,仅在年就造成13人死亡)、裂皮鹅膏、假淡红鹅膏和*盖鹅膏等;②环柄菇属的肉褐鳞环柄菇和*环柄菇等;③盔孢伞属的条盖盔孢伞和纹缘盔孢伞等。
02.急性肾损害型
多在餐后6~24小时发病。早期出现消化道症状,随后出现急性肾损害症状,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生化检查见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少数伴有肝损害,严重者因急性肾衰竭死亡。
我国常见造成肾损害型的*蘑菇有:①鹅膏属的假褐云斑鹅膏、欧式鹅膏和拟卵盖鹅膏;②丝膜菌属的部分种。
03.横纹肌溶解型
这类蘑菇多在进食后15分钟至2小时内发病,早期同样出现消化道症状,6-12小时后出现出血尿或血红蛋白尿、肌肉压痛和痉挛性疼痛、肌酸激酶急剧增加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我国常见横纹肌溶解型的*蘑菇有:①亚稀褶红菇(该种蘑菇极易与可食用的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混淆,后二者俗称“火炭菌”,区别仅为菌褶数量以及受伤后伤处颜色变化:火炭菌伤后先变红再变黑;亚稀褶红菇伤后变红不变黑);②油*口蘑等。
04.溶血型
多在餐后30分钟至3小时内发病,早期表现出消化道症状,随后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腰部酸痛、血红蛋白尿、贫血、*疸、急性肾损害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肾衰竭甚至死亡。
我国常见溶血型的*蘑菇有:①卷边桩菇;②红角肉棒菌等。
05.胃肠炎型
POISONINGMASHROOM
这一类*蘑菇造成的中*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一般发病快,多在进食后10分钟至2小时发病,少数患者可达6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持续时间较短,多在1-3天好转,预后良好。严重者可因剧烈呕吐及腹泻,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死亡。
我国造成胃肠炎型的蘑菇很多,常见的有:①*伞属的毛头*伞(俗称“鸡腿菇”,幼时可食,但当边缘变黑,开始自溶时*性较大,不宜食用)、墨汁拟*伞;②*红菇、点柄*红菇;③大青褶伞(与可食用的高大环柄菇外形相似,容易混淆误采;大青褶伞分布广泛,有剧*,死亡率较高,是造成中*事件最多、最常见的*蘑菇之一)、球盖青褶伞;④粉褶白环菇;⑤蛇头菌等。
06.神经精神型
这类*蘑菇误食后发病快,多在进食后15分钟至2小时内发病。除有消化道症状外,还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瞳孔缩小、多汗、流涎、兴奋、视物模糊、幻觉、步态蹒跚、谵妄等,严重者可出现视觉畸变(小人国幻视症)、狂躁、沮丧、焦虑、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一般预后良好,多在4-24小时内恢复。
我国常见造成神经精神型的*蘑菇有:①牛肝菌:如粉*牛肝菌和华丽新牛肝菌(牛肝菌中一类伤变后呈靛蓝色显色反应特征的俗称“见手青”,是常见的导致中*的有*蘑菇之一,必须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②丝盖伞属:裂丝盖伞、星孢丝盖伞、茶褐丝盖伞;③洁小菇;④鹅膏菌属:*鳞鹅膏和球基鹅膏等;⑤赭鹿花菌;⑥其他:皱柄白马鞍菌、古巴裸盖菇和喜粪裸盖菇等等。
07.光敏性皮炎型
这类蘑菇误食中*后的潜伏期较长,多在进食后1-2天发病,表现为“日晒伤”样的皮损,暴露皮肤见光后出现红、肿、瘙痒、灼痛等光敏性皮炎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疱疹,少数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我国常见造成光敏性皮炎型的*蘑菇有:胶陀螺和叶状耳盘菌。
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识别蘑菇是否有*的方法。所谓“颜色鲜艳的蘑菇有*”、“生长在阴暗潮湿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有辛辣、酸涩、恶腥或其他恶劣味道的蘑菇有*”、“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受伤变色、流汁液的蘑菇有*”、“与银器、大葱、大蒜、大米同煮可使其变色的蘑菇有*”、“白醋能使蘑菇汁变色或牛奶能在蘑菇上结块就是*蘑菇”、“有鳞片、粘液的蘑菇有*”、“高温或油炸可去*”等说法都不靠谱:*蘑菇中大部分*素化学结构都非常稳定,高温、油炸也不一定能破坏;此外,目前科学界尚未发现任何与*蘑菇同煮后能变色的物质。
有人认为“穿鞋、戴帽、穿裙的蘑菇不要采”,这个观点部分是正确的,因为有“菌盖、菌环、菌托”的蘑菇多为鹅膏属,而鹅膏属的蘑菇大多都含*或剧*;但没菌托和菌环的蘑菇仍可有*:如剧*的肉褶鳞环柄菇和*粉褶蕈都没有菌环和菌托。
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才是预防和控制*蘑菇中*的关键!最好选购人工栽培蘑菇食用,若要食用野生蘑菇可到正规的市场购买熟悉的蘑菇来食用,或到规范的餐厅食用。另外,千万不要为了追求“看小人”等幻觉刺激刻意食用*蘑菇,网络描述存在“幸存者偏差”,而更多的人误食*蘑菇后可能出现严重症状或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千万不要刻意食用*蘑菇!
来源:西湖食安科普馆
我们不产生食品安全知识,我们只是搬运工、传播者,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