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三个国家级重点专科
看“国家队”医生如何守护患者健康
肺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彭景钦出征支援湖北,增援湖北荆州公安县抗“疫”战,用中医治“疫”,针药并施,身心同治,受到当地患者频频感谢;感染科主任胡泰洪连续在岗一个多月,时常半夜起来接诊病人,他困乏得不知不觉倚在椅子眯着的照片令人心疼……
抗“疫”期间,作为广东省内唯一一所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医院,医院全院上下,涌现出许多感人的瞬间。医生的坚守,让市民看到了医生守护人民健康的初心。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无论是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在防疫后方的医护人员,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护佑人民健康。而医疗水平高低是体现医疗服务能力的根本着力点,一直以来,医院着力于打造高水平医疗服务团队,重点打造的学科相继进入“国家队”和“省队”。在医院有三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分别是: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脑病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建设专科
——感染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妇科。
在第三届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本报走进这三个国家级重点专科,看看“国家队”医生是如何护佑侨乡人民生命健康的,听听他们的心声。
感染科 “敢”字当头勇于担当
年,医院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评审验收,成功跻身“国家队”。
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感染科“敢”字当头勇担当。在抗“疫”期间,感染科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坚守,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尽职尽责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初筛、救治等工作,严守疫情防控的一道道“关卡”。
▲感染科医护人员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在提高医疗技术上,感染科敢于引进新技术,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强大的医疗保障。
在人才队伍上,感染科拥有一支技术力量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硕士博士占一定比例的技术骨干队伍,逐步建设成为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全方位发展的科室,成为省级传染病预防治疗的优势专科。
在科研教育上,感染科先后承担课题省部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培养研究生5人。
医院感染科主任胡泰洪介绍,该科以中医药为特色,坚持中西医表示结合发展方向,突出慢性肝炎、肝硬化、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加强临床与实验研究,拓展新的中医治疗手段。
采用免疫调节疗法
提高肝衰竭患者治愈率
小丽(化名)今年34岁,四川人,在新会务工。今年6月,她突然觉得乏力,没食欲,尿*,后来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身体、眼睛发*,伴恶心想吐。7月25日,她来到医院感染科就诊。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总胆红素超高,为μmol/L(正常值为3.4—17.1μmol/L),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确诊为亚急性肝衰竭。胡泰洪表示,亚急性肝衰竭病情凶险而复杂,治疗难度高,病死率高。
“医生,你一定要救活我啊!”面对严重的病情,年轻的小丽向医生“求救”道。
为给年轻患者争取生的希望,感染科团队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采用免疫调节疗法,辅以中医药综合治疗。胡泰洪介绍,免疫调节,包括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这是把双刃剑,需要医生根据病情来使用。免疫增强时,可能会出现杀死病*的同时,杀死肝细胞;免疫抑制时,易激活病*,增加肝损害。正因其是把双刃剑,一些经验不足的医生并不敢使用该疗法。而感染科基于理论依据,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了使用免疫调节疗法的底气。
“免疫调节疗法对药物剂量、疗程有很高的要求,需根据病人情况进行调节。”胡泰洪说,现在该科运用免疫调节疗法已经非常熟练,这有利于提高肝衰竭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降低治疗费用。经治疗,小丽的总胆红素由入院时的umol/l成功下降至95.8umol/l,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病情明显好转。如今,小丽的病情稳定,预计很快就能出院了。
提高感染病诊疗和防治水平
医院作为我市新冠肺医院,承担着繁重的病人排查工作,其中的感染科作为“主战场”,严防死守,确保排除一切危险因素。
在抗“疫”期间,感染科向大众展示了一个敢担当的科室风采。作为科主任,胡泰洪按迅速高效地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开展一系列抗“疫”工作:加强查疫、防疫工作,疑似病例排查,优化流程等。
“面对疫情,整个科室医护人员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担当,相互配合得很好,有很强的凝聚力,所以这场仗打赢了!”胡泰洪说。
谈及科室未来规划,胡泰洪表示,接下来,该科将完成病区改造、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感染病诊疗和防治水平。在目前使用院内制剂的基础上,开展中医外治法如中药外敷、中药提速透化疗法、中药结肠灌注透析疗法、针灸、中药熏蒸、穴位注射等。把中医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于治疗、康复保健的全过程,同时强化西医诊疗技术。
胡泰洪:救死扶伤,守护生命
在抗“疫”期间,医护人员不怕苦不怕累,冲在前线,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此一“疫”,我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声誉提高了,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尊医重卫氛围。其实,医生一直坚守着救死扶伤的初心,守护生命,希望今后医患关系能更加和谐、彼此相互信任。
脑病科 口碑良好患者信赖
如今,医院脑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拥有4个病区(3个普通病区和1个重症病区),还有一批优秀人才,有较强的抢救水平。
回顾医院脑病科的发展历程,可谓一步一脚印。一个个疑难危重病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抢救成功,给医生及患者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使脑病科在社会形成良好的口碑,越来越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选择来这里治疗。
尽管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但脑病科急诊取栓手术、门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有明显增长。今年上半年,脑病科完成急诊取栓手术余例;每天接诊患者平均人/天,高峰期达人/天。
医院脑病科主任石青表示,该科坚持“现代医学跟得上,中医优势至上”的发展理念,运用综合中医手段治疗,注重中医特色和优势,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打造省内最快绿色通道
“对于急性脑卒中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作为脑病科医生,我们一直努力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石青说。年,医院成为江门首批获得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医院,挽救了众多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
7月22日16:00,家住蓬江区22岁的小杨(化名)突发口角右歪,伴左侧肢体无力。家人发现后,拨打“”急救电话。医院接到急诊电话,问清患者症状后,考虑其为急性脑卒中,立即开通卒中中心绿色通道。
16:40,小杨被送达医院急诊科。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脑卒中,其发病时间符合溶栓时间窗。
17:22,医生给患者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药。
17:50,小杨被送达介入手术室行脑血管造影,明确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18:55,脑病科医生通过行抽吸加支架取栓术,成功开通闭塞的脑血管。
术后效果立竿见影,小杨的左侧肢体可活动,也恢复了意识。“真快!还好抢救及时,才救了我一命!”小杨感慨地说道。
据统计,该院急性脑卒中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平均时间由原来分钟缩短至45分钟之内,其中最短时间为8分钟。急性脑卒中患者到院至穿刺平均时间从分钟缩短到83分钟,其中最快为25分钟,极大地挽救了许多脑卒中病人的生命。
“开通绿色通道,优化诊治流程,可以使患者得到快速而精准的联合诊治,有效降低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石青说,接下来,该院将力争打造省内最快绿色通道,为更多脑卒中患者赢得抢救的时间。
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疾病大有可为
走进脑病科重症监护室(NICU),一股中药的香味便扑鼻而来。原来,脑病科重症监护室设有一间煎药室,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煎药,保证重症患者随时都有中药可服用。
脑病科重症监护室现有13张病床,收治神经重症患者,长期满员。石青介绍,该科重症患者感染率低,较早开展神经康复,褥疮发生率低,抢救成功率超70%,这主要得益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接下来,该病区努力打造成省内有影响力的脑病科重症监护室,扩建至20张病床,抢救水平进一步提高。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必须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疑难杂症有很好的疗效。”石青如是说道。
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方面,脑病科有较高的造诣,曾在年作为全国中药重症肌无力诊疗方案制定组成员,为全国重症肌无力疾病制定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
▲脑病科医护人员查房
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脑病科有“绝活”。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服用西医临床专项药物,会出现药效减退以及多系统障碍、精神障碍和异动症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医院脑病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帕金森病,可以提高西医常规用药的临床疗效,延缓疾病进展,且能降低抗帕金森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该科通过名师带徒,传承发展脑病科学术流派。在传承国医大师梅国强,岭南伤寒大家陈伯坛,龙砂医学学派传承人顾植山,广东省名中医、医院副院长余尚贞的学术过程中,医院脑病科不断向前发展。该科以名中医工作室为依托,采用师带徒团队工作的模式,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在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同时,着力做好脑病科中医药的经验传承和创新、发扬工作。
谈及科室未来发展,石青表示,脑病科始终坚持中医理念,坚定中医是行的,正是有这份自信,才使科室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为更多患者守护生命。
石青:患者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荣誉
不管是在抗疫前线,还是坚守后方,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守护百姓健康是我们的使命。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对我们来说是荣誉,也是责任,我们将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的要求,提高技术,培育人才,打造在省内有影响力的专科品牌,为患者服务。
其实,患者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荣誉,唯有尽心尽力,才不辜负患者的信任和生命的重托。
妇科 走微创+中医特色治疗道路
年,医院妇科入选为国家“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该科还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江门市中医重点专科……
一个个荣誉称号的背后,是业内对该院妇科诊疗技术的认可。而妇科的口碑,是可以从就诊量看出来。医院妇科年门诊量超10万人次,是该院专科门诊量较高的科室。采访当天,该科主任余洁正好出门诊,来找她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大多都是冲着中医调理而来的,她一直忙到下午6点多才看完当天预约的患者。
余洁介绍,妇科坚持走微创+中医特色治疗道路,保持和发扬该科中医专科专病特色优势,大力开展妇科微创手术,积极开拓新技术、新项目,创建妇科品牌。
人流术后全身失血近半
多学科抢救挽回生命
6月24日,家住蓬江区、36岁的谢女士,在当地卫生院行人流术,术中阴道大量出血,后急医院住院治疗,经检查,血红蛋白仅54g/L,属于重度贫血。虽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但谢女士仍有大量阴道出血,总出血量达毫升,失血量差不多是自身血量的一半,情况十分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紧急关头,“”出车将谢女士送至医院急诊科,经紧急处理后,转至妇科进一步治疗,考虑为宫颈妊娠。为抢救生命,妇科团队严阵以待,联合肿瘤科积极抢救,立即将患者送至介入室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才止住了出血,术后阴道出血量少。手术非常顺利,成功挽救了谢女士的生命。
6月25日,复查B超发现,患者宫腔内有不均匀异常回声及积液,考虑患者清宫术后有大量妊娠组织物残留。在麻醉科团队密切配合下,余洁带领团队为谢女士制定周详稳妥的手术方式——宫腔镜下宫腔下段残留妊娠组织物清除术+宫腔球囊放置术,手术顺利。在妇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悉心护理下,谢女士已康复出院。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医护与患者赢得了胜利。
在一次次生与死的较量中,医院妇科联合其他学科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给众多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带来一次又一次生的希望,也彰显出“国家队”专科的强劲实力。
引进免麻醉无痛宫腔镜
给患者更好的体验
对于妇科手术,爱美的女性越来越追求微创,不仅想要创伤小、恢复快,更想要美观。为此,医院妇科广泛开展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宫腔镜、阴式系列手术等妇科微创手术,如今微创手术占比已达90%以上,并在技术上达到较高水平,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痛苦,受到广大女性患者的肯定。
今年,医院妇科新引进无需麻醉的“无痛”门诊宫腔镜,宫腔镜管鞘直径仅4.5mm,无需术前进行宫颈扩张,避免因扩宫引起的疼痛,这在江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余洁介绍,普通宫腔镜管鞘直径为5.5mm或6.5mm,甚至是8.5mm,术前往往需要进行宫颈扩张,这会引起患者的疼痛不适。免麻醉无痛性宫腔镜,检查过程中不放置窥器,不扩张宫颈,避免了这些会给患者带来疼痛的传统操作步骤,有着较高的舒适度。
毫厘艺术,彰显人性化的妇科微创手术。“如今妇科微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给患者最好的体验。”余洁说。
发挥中医中药特色疗法
解决女性难言之隐
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一股浓浓的中药香味弥漫在空气之中。该科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优势,对妇科疾病患者施行中医综合外治疗法,如药物竹罐疗法、中医熏洗、子午流注低频治疗、艾灸、封包、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加快了患者恢复,疗效显著。
▲妇科中医药疗法受患者欢迎
“我们科室每年都会引进新中医技术,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余洁如是说道。
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私处瘙痒,不少女性都有这些难言之隐,对付这些常见妇科疾病,医院妇科有“必杀技”——中医中药特色疗法,深受患者的欢迎。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上,妇科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减少疼痛,减轻副作用,更利于康复,很多患者都“点赞”该科的特色中医治疗。
余洁: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优势,守护人民健康
在抗疫期间,我们坚守医疗后方,联合产科、儿科,做好疫情防控预案,一同守护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得市民对中医的认同度提高,中医药地位提高。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医药一直是妇科的优势,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中医药优势,为更多的患者治疗疾病,守护人民健康。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指导科室:感染科脑病科妇科
编辑:*玉妍刘森
审核:胡泰洪石青余洁
长按识别图中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