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脂肪肝“三部曲”
根据是否伴有肝脏炎症损伤和肝硬化,慢性脂肪肝的病理类型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三个主要病理类型,也称为慢性脂肪肝的“三部曲”。
一、单纯性脂肪肝
单纯性脂肪肝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大泡性或以大泡为主的肝细胞脂肪变,不伴肝细胞坏死和肝细胞气球样变,肝脏没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也没有肝纤维化。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血清转氨酶)通常在正常范围。肝脏瞬时弹性检测(FibroScan或FibroTouch)显示仅有反映肝脂肪变的受控衰减指数(CAP)值增高,而肝脏弹性值(E值)正常。
二、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除具有肝细胞脂肪变外,还有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坏死,肝细胞浆内有玻璃样小体和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静脉周围和细胞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以及胆汁淤积等组织学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肝细胞脂肪变性较明显,可伴有糖原核。酒精性肝炎患者肝脏有较多的玻璃样小体、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巨大线粒体。患者可有肝区肿痛等不适,血清转氨酶和细胞角蛋白增高,严重时可伴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三、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脂肪性肝炎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期,肝细胞周围纤维化或门脉周围纤维化;2期,肝细胞周围纤维化合并门脉周围纤维化;3期,桥接纤维化或间隔纤维化;4期,肝硬化。2~4期肝纤维化,称为显著肝纤维化;3期和4期肝纤维化,称为进展期肝纤维化。随着肝纤维化进展,肝脂肪变和小叶内炎症可减轻甚至消退,最终可出现没有脂肪性肝炎特征的“隐源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与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相同,同样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肝衰竭等并发症。
随着慢性病*性肝炎得到有效防控,以及肥胖和嗜酒者增多,脂肪性肝硬化现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重要原因。FibroScan或FibroTouch检查肝脏弹性值可以准确反映有无显著肝纤维化和进展期肝纤维化。随访中,慢性脂肪肝患者肝脂肪变和炎症程度可以消退,增高的血清转氨酶水平亦可不断下降,但这并不总是意味着病情好转,除非同时存在反映肝脏纤维化的弹性值也在下降。如果肝脏弹性值不断增高,则提示肝纤维化在进展,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增加。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点个在看支持我们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