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廿年办学历史,六十余载风雨征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于繁华都市之中,秉“仁心仁术济苍生”之情怀,以谋求国家强盛、探究科学真知、践行医学使命、传承文化精粹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培养有灵*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即日起,官微推出“学四史知院史”系列,循前人足迹,回溯一代代医学人的使命担当。今天推出第七期:传承创新,建设精品、人文、医院———医院发展纪实。
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于一医院,前身是由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富文寿及现代儿童营养学创始人苏祖斐等前辈于医院,年更名为医院,是我医院。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院。
医院现有员工余人,年度门诊量.04万人次,年住院病人4.88万人次,住院手术量3.55万人次。年3月投入运营的泸定路院区位于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院区占地面积约2.6公顷,核定床位张。北京西路院区占地面积1.59公顷,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张。如图1所示。年4月28日梅川路门诊部启用运营,年3月开始为儿童康复中心患儿提供包括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精神等发育障碍的康复训练和治疗。
图1医院泸定路院区(左)和北京西路院区(右)
医院学科齐全,设有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肾脏风湿科、呼吸科、血液科、消化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儿童保健科、皮肤科、眼科、中医科、口腔科、康复科、医学遗传科等24个临床专科。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41名,拥有高级职称专家百余名,是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上海市儿童保健所、上海市儿童急救中心、上海市新生儿筛查中心、上海市儿童康复中心、上海市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上海市新生儿先心筛查诊治中心所在地。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作为卫生部命名的上海医学遗传中心基因诊断部,研究发展了一整套遗传病分子诊断技术,在我国最早开展了苯丙酮尿症、血友病、DMD等罕见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工作。作为国家首批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遗传病诊断的试点单位之一,医院在儿童遗传病的基因检测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
医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设有博士、硕士专业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等国的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医院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及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上海市医院发展中心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等的研究工作。以著名科学家曾溢滔院士领衔的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始终瞄准本学科的国际前沿,近50次荣获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的重大成果奖励。
弥坚之基:
战火年代,医院
八十春秋,励精图治
青葱岁月,春风化雨
救死扶伤初心不改
护佑稚梦本心不失
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
医院的前身———医院,由富文寿和苏祖斐在年创办。医院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的治疗,同时,也面向普通的上海家庭,以低廉的收费为身处战争困苦中的上海儿童提供医疗服务。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沦陷,大量难童贫病交加,在死亡线上挣扎。目睹这样的状况,儿科专家富文寿教授焦急万分。他一面自愿前往宋庆龄女医院服务,一面四处奔走,联系沪上各方人士,多方筹款,希望建医院。这个时候,富文寿遇到了途经上海拟赴美留学的苏祖斐医师,在他的倡议下,苏祖斐留了下来,一起医院。
医院的资金,来自慈善捐款,捐赠者既有上海的社会名流,也有国际友好人士。医院最初位于慕尔鸣路65号的租赁大楼,拥有90张床位,其中75张免费床位由个人和慈善机构捐助。医院医治的患儿来自难民营和贫困家庭,免费病床收治的唯一条件是患儿家庭无力支付治疗费用,且患儿出院时及时接走。
医院运营18个月后,年6月1日,与另一家同为年成立的慈善医疗机构———国际医院合并,更医院。
医院的运转,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医院,还要承担贫困儿童的治疗费用。从年算起的两年半时间里,医院共承担了15万美元的医疗服务支出,住院部共收治患儿人次,总住院天数为天,门诊患儿人次,真正救助到了战争中的儿童。
作为中医院,医院当时招收了许多同德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协和医学院毕业生,建立起坚强的技术力量,医疗质医院媲美,拥有9名住院医生,20名护士,还有许多荣誉主治医生和顾问医生。医院希望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开展相应的科研工作,同时成为一所培养医学生、新毕业的医生和儿科护士的教学机构。
为救助难童而诞生的医院,自第一天起就携带着慈善、公益的基因。医院最核心的价值观,依然是免除孩子的病痛、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两位创始人都是儿科专家出身,对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人性化的服务,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医院在新技术应用、医疗质量和环境友好上,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医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的各项“第一”。
攻克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年)
创刊《中华儿科杂志》(年)
在国内首创小儿外科并独立设科(年)
在国内最早设立新生儿外科(年)
首创医用鲜鱼肌蛋白喂养营养不良而濒临死亡的儿童(年)
医院中首先独立开展小儿骨科业务(年)
在江苏省大丰县(现盐城市大丰区)完成国内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术(年)
国内最早实行儿内科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年)
国内最先研制小儿外科专用手术器械,至今发挥作用(年)
攻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年)
首次通过医工联合的方式成功治疗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年)
医院中最早独立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直视手术及心导管介入手术(年)
自主设计研制国内首台“CY-3无水银肠套叠注气机”用于肠套叠患儿的空气灌肠复位(年)
国内第一次培育出携带人血清蛋白牛(年)
博华之采:
在儿科高原上攀爬高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春风荣荣,华彩耀芳
仁心仁术施济众
大医精诚展欢颜
(一)学科建设
82年的历程中,医院从未放松过对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高要求,医院的立院之本。曾溢涛院士等一批知名专家在全国儿科界续写华章;一大批来自各个科室的中青年专家,医院医疗科研的中坚力量,医院的发展,也引领着国内儿科的发展。
如今,医院设有24个临床专科,涵盖了儿科医学所有的专科科室。近年来,医院坚持“做大外科,做强内科,做出特色,做优品牌”的学科发展战略,使技术上的优势和特色越来越突出。
医院大力支持各科发展特色技术,开展了消化道磁控胶囊内镜、3D腹腔镜、支气管镜治疗、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神经内镜微创技术治疗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开展ICD植入术、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动脉导管结扎术等,提高微创医疗水平;多学科合作开展ECMO技术,开展血液净化/人工肝技术,合作开展儿童肝移植术,成功开展异基因脐带血移植、肠道菌群移植,成立上海市第一家母乳库,开展SLGSDR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治疗儿童脑瘫,开展TSF空间支架技术,开展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开展三维CARTO根治难治性心律失常,开展肝内动静脉瘘封堵术、肾动脉扩张、DSA下行血栓溶栓治疗,开展颅脑锁孔手术技术,开展骨髓移植术,合作开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开展联合筋膜鞘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开展在鼻泪道再通术中应用新型RS泪道置管技术,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肋软骨重建耳廓术,开展皮肤激光治疗、肿瘤射频,开展早期诊断性发育异常胎儿技术,开展高危儿管理、小儿实体肿瘤、性发育异常、膀胱外翻、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罕见遗传代谢等疾病MDT多专科联合诊治;开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病门诊,内分泌遗传代谢罕见病门诊;开设中医儿保联合门诊、肾脏风湿营养联合门诊;开设多个专病、专科门诊,如斜颈专病、脑发育迟缓专病、儿童脑肿瘤专病、肌病专病、眼底病、便秘专病、便血专病、晕厥专病、发育障碍专病、结节性硬化症专病、新生儿科遗传性疾病专病门诊、遗传代谢专科、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专病、营养门诊、消化科便秘专病、骨科手外科专病门诊、肾脏科遗尿及慢性肾脏病专病门诊、中医汗证专病门诊、毛发指甲专科、听力及语言障碍专病门诊、头颈部肿瘤专病门诊、唇腭裂头面部畸形专病门诊、儿童足踝外科、脊柱外科、咳喘、中医抽动症、视光门诊、中医便秘和中医遗尿、风湿(过敏)免疫专科、儿童脑瘫及癫痫专病门诊、脑肿瘤综合治疗等。新增基因2代测序,AI测骨龄,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等检测手段。
站在儿科医疗技术的高原之上,医院还在不断冲刺自己的学科高峰,推动着中国儿科医学的发展。
1.国家级重点学科: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开创中国基因诊断研究先河
图2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开展转基因牛试验
中国医学遗传学发展史上有一个机构举足轻重,这就是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它成立于年,是我国第一家医学遗传研究所,前身是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由曾溢滔院士领衔成立,现任所长是曾凡一研究员。图2是研究所开展试验场景。
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遗传病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的研究及医疗单位,是国家卫健委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胚胎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也是“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的领衔单位。目前,作为牵头单位分别承担“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干细胞领域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还承担了国防部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项目等20多项科研项目。
40多年来,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在血红蛋白病、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基因表达调控、胚胎工程、干细胞研究和转基因动物制药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先后5次荣获国家级、20多次荣获省部级重大科技奖励;研究成果先后三次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三次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敬佑生命荣耀医者”金牌团队奖。
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首任所长曾溢滔院士,是中国基因诊断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40多年的时间里,曾溢滔院士带领团队白手起家,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填补了众多的国内医学遗传学研究空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中国医学遗传学高端人才。
年春,曾溢滔受上海市卫生局委托,在医院筹办了一期医学遗传学习班。他邀请了几位著名教授授课,并借调化验室医院的*淑帧医生,在医院的烧伤病房临时布置了一个示教实验室,成为后来的医学遗传研究室。
研究室成立第三天,接待了一位贫血原因不明的外国女留学生。曾溢滔和同为从事遗传病研究的妻子*淑帧,带着年幼的女儿曾凡一吃住在实验室。靠着一台自己制作的高压电泳仪,应用“指纹法”完成了病人的血红蛋白一级结构分析,诊断她罹患一种新型地中海贫血,这项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注目。
因为这个突破性的成果,当时的国际血红蛋白权威、美国国际血红蛋白情报中心主任T.H.J.Huisman教授立刻到研究室访问,并邀请曾溢滔以国际研究员的身份到他的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曾溢滔把双偶合微量氨基酸序列分析技术介绍到他的实验室,帮助他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δ链异常血红蛋白的鉴定问题。由于医学遗传研究室在异常血红蛋白化学结构研究的贡献,以及和全国70多家兄弟单位合作的成果,医学遗传研究室在年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基金,这标志着研究室走上了国际科技竞争的舞台。
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在中国大陆倡导和组织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血红蛋白病普查工作,发现了8种世界新型血红蛋白变种。在国内率先完成了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苯丙酮尿症、杜氏肌萎缩症、性分化异常和亨廷顿氏舞蹈病等多种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研究论文发表在Lancet等国际权威医学学术刊物上,奠定了研究室在遗传病基因诊断领域的学术地位。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乳汁中表达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山羊和整合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应用造血干细胞宫内移植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人造血干细胞的人/山羊嵌合体,证明人源干细胞在山羊体内可以长期存活、扩增和分化,并分化成相应的人体组织的细胞;与中科院动物所合作,首次获得由iPS细胞发育成的有繁殖能力的活体小鼠,证明了iPS细胞具有真正的多能性,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近年来该所在遗传病个体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研究领域又取得了新的进展,编制了国内首部《遗传病相关的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并由国家卫计委于年1月正式发布,为国内个体化医学及精准医学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
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在遗传病基因诊断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年,被卫生部授予“中国遗传医学中心基因诊断部”。年被教育部批准成为上海市“遗传学”重点学科和国家“遗传学”重点学科的领衔单位。年,获得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的资助。年,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遗传病高通量测序试点单位批准,为更好地开展相关疾病的防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近年来,以罕见病为代表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