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
据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12日消息,截至10月11日23时,青岛市共发现6例确诊病例,其中2例为此前发布的无症状感染者江某某(女)、韩某某转归;6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发现的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医院高度关联。
青岛新增核酸检测结果阳性9人
其中4例为确诊病例
10月11日,青岛市发现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后,立即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流调排查和分类检测,将密医院相关人员作为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监测。
共排查到密医院所有在院患者及陪护人员人,其中新增核酸检测结果阳性9人,包括8医院在院患者及陪护人员、1名患者家属,经专家组判定,其中4例为确诊病例、5例为无症状感染者。
开展大规模流调排查和分类检测
5天内对青岛全市检测全覆盖已排查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76人,已出结果34人,均为阴性;一般接触者人,已出结果人,均为阴性。排查全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新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人,全部完成采样,已出结果人,全部为阴性。制定并已启动全员检测方案,在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社区检测正在加快推进,3天内对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五区检测全覆盖,5天内对全市检测全覆盖,检测结果将及时发布。
10月11日上午,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指挥部召开会议,明确:医院和居住小区的管控,抓好重点人群管理,坚决切断传染途径;要立即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全面彻底排查可能的感染者,务必做到从多从快,尽快实现城区人员检测全覆盖。
公共场所感染风险更高
1餐厅自疫情爆发以来,在餐厅感染的病例不在少数。
此前吉林市疫情严重时期,据吉林省卫建委公布的确诊病例活动轨迹,仅5月13日通报的新增6例确诊病例以及1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就有6人与此前确诊病例,有过聚餐行为。
5月1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日本的一项实验向人们展示了当一个被感染的人去餐厅就餐时,细菌和病*是多么容易在餐馆里传播。
该实验模拟了自助餐厅或游轮上的环境氛围。实验中,有10名参与者进入餐厅用餐,其中一个人模拟“感染者”,将“感染者”的手上涂满荧光材料,以此来模拟病*在室内的传播过程。其他的每个参与者,在不考虑潜在污染的情况下,像往常一样就餐。
在用餐半小时过后,参与者被投射在黑光灯下,“被感染”的地方会被荧光照亮。实验结果显示,手上的“病*”快速扩散,不仅沾到了“感染者”的嘴边,而且扩散到餐盘桌子杯子上。此外,同桌的其他食客也粘上了不同程度的“病*”。
日本NHK电视台表示,实验证明如果在餐厅就餐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摘掉口罩,也无法做到勤洗手,病*可以迅速传播,感染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应对办法:浙江大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喻成波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还是应尽量减少聚餐行为,如果需要在公共场合就餐,要采用分餐制,在堂食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面对面进食,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选择错峰就餐,就餐结束时,应尽快做好个人防护。
2超市超市也有感染病*的病例报道。
●1月14日,重庆超市一服务员发病;超市服务员没有去过疫情地区。经过流调发现,他(她)在超市服装区工作,位于负一楼的地下,没有窗户,通风条件差,而一位无症状感染者曾去过服装区,与他(她)有过接触。
●国外也有类似的案例。英国《镜报》4月6日报道,英国一位一岁大的小孩在随父母外出购物后,就出现了新冠肺炎的症状,不得不入院治疗。
芬兰阿尔托(Aalto)大学、芬兰气象研究所(FMI)、国有技术和创新中心VTT和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病*传播的模拟实验,实验显示,如果有新冠肺炎患者在超市内咳嗽,那么病*瞬间就能沿着过道扩散开来。
●1分钟后,病*就蔓延到了整个通道,并且穿过货架。
●2分钟后,病*就扩散到了旁边的过道。
●6分钟过后,病*的浓度有所下降,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
该研究模型观察了小于2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在空气中的运动。
而干咳正是新型冠状病*引起的常见症状之一,一般粒径在15微米以下。这种微小的颗粒不会沉到地面上,而是随气流漂浮或悬浮在空气中。
他们得出了初步结论:气溶胶云团的传播范围比感染者的身边更广。虽然云团会随着时间消散,但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时间。
这意味着什么?研究人员介绍:“如果一个新冠病*感染的人咳嗽后并走开了,而附近的其他人过来,含有这种病*的气溶胶颗粒可能最终进入另一个人的呼吸道。”
应对办法: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2月25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提醒:
●进入超市必须佩戴口罩。
●尽量避开人多拥挤的地段和地方,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
●进入超市前,自觉配合工作人员接受体温检测。
●人与人之间至少保持一米以上的间距。
●尽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