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1-2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在美丽的春城昆明胜利召开。来自全国感染、肝病、消化、ICU等多学科的余名医护工作者以及日本、加拿大、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大会就肝衰竭及其并发症的诊治、人工肝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促进了国内肝衰竭诊治与人工肝治疗的发展。现将大会精彩学术观点总结、分享如下:
一
关于肝衰竭诊断与分型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医院*建荣教授,医院的甘建和教授,陆*医院王宇明教授等就年新版肝衰竭诊治指南的有关部分做了解读。肝衰竭为多种原因导致肝功能失代偿出现各种肝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分为急性、亚急性、慢加急和慢性四个类型,亚急性和慢加急分为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四个阶段。指南更新的重点是分期按照并发症或者肝外器官受累个数来分,受累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诊断与分型结合国内病因学特点并与国际接轨,能更好地指导治疗和临床交流。
二
关于肝衰竭综合治疗
所有大会发言专家均指出,肝衰竭需要内科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等方法综合治疗才能降低病死率,根据肝衰竭病因、分型、分期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内科治疗方面抗肝炎病*治疗取得进展,特别是丙型病*肝炎抗病*治疗的治愈率已超过90%,乙肝抗病*治疗也取得进展,有效率达70%以上,有望在年实现清除乙肝的世卫组织制定的目标。营养支持治疗也至关重要。甘建和教授和上海公卫王介菲教授分享了对于营养不良肝衰竭患者加强营养治疗能有效促进肝功能恢复。医院王贵强教授解读了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的防治共识,对于肝衰竭合并感染的治疗要根据肝衰竭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医院何金秋教授特别汇报了肝衰竭的诊治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MDT),对于肝衰竭患者需要进行ICU监护治疗,对此,医院郭利民教授、香港大学*丽红教授等多名专家均持有相同观点。
三
关于人工肝
1、模式选择:人工肝应根据不同治疗模式的原理、医院治疗条件、患者病情等采取多模式联合的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提高疗效,这一观点目前已得到临床专家的普遍认可。浙医附一院采取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浆透析滤过的李氏人工肝疗,湘雅二院采取离心式缓慢血浆分离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滤过的VPPS系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南昌九院、华中医院等采用血浆置换加DPMAS治疗等多种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昆医附一院汇报采取到毫升的少量血浆置换联合DPMAS治疗,其疗效与到1毫升的半量血浆置换疗效接近,重医附一汇报半量血浆置换与全量血浆置换治疗早中期肝衰竭疗效相当,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日本岩手医科大学滝川康裕教授介绍,对于急性肝衰竭,特别是肝昏迷,高容量连续血液透析滤过促醒率高达90%,单纯血浆置换近10年来已较少使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30%才联合血浆置换治疗。
2、治疗时机:多数专家强调早期人工肝治疗生存率高,晚期能为肝移植起到桥接作用。中山大学附属三院高志良教授根据肝衰竭自然病史时相特点介绍人工肝治疗的时机:早期炎症亢进,人工肝可以清除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反应;中期微循环障碍,代谢*素蓄积,人工肝可清除肝衰竭*素,改善内环境,保护器官与促进肝细胞再生。浙医附一院介绍凝血酶原时间大于27.8秒,总胆红素高于umol/L,死亡率大幅上升,肝性脑病是影响死亡率的独立因素。
3、人工肝在非肝衰竭疾病的应用:天津三中心韩涛教授分享了DPMAS治疗严重胆汁淤积皮肤瘙痒的病例,清除胆红素,缓解症状,疗效满意,对于药物性肝炎导致的胆管消失综合征,还可以促进胆管恢复。上海的王介菲教授也分享了类似病例。同时,韩涛教授还分享了DPMAS治疗肝衰竭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例,在肝功能好转的同时,没有进行抗甲亢治疗的患者甲亢消失,且好转出院,后随访甲状腺功能持续稳定。
4、生物人工肝:昆明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韦嘉教授介绍了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目前肝细胞培养是核心,原代细胞、永生化细胞培养技术取得一定进展,但距离临床应用仍有较大距离。医院介绍了采用3D打印组织工程技术能培养猪原代肝细胞60天达到5*细胞数量,且细胞具有一定的代谢功能,但目前产量低,正在做量产转化。
5、人工肝护理:浙医附一院章华芬护士长、医院刘柳护士长分别介绍了本院的人工肝护理经验,人工肝专科护士的专业素养和规范化护理与操作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人工肝治疗并发症,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
关于肝移植
香港大学卢庞茂教授和浙医附一院郑树森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尸体供肝和活体供肝移植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肝移植5年存活率达到90%。目前决定肝移植的是供肝来源,供肝缺乏导致大多数需要移植的患者得不到治疗。人工肝在等待肝源以及改善手术成功率、存活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浙医附一院分享了边缘性供肝的应用:脂肪肝脂肪变性小于30%是安全的,小于60%也可用,带乙肝病*的供体移植后抗病*治疗也可用,ABO血型不合的供肝也可以使用。
五
关于干细胞移植
医院贾占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林柄亮教授及浙江大学附属一院范林晓教授分别汇报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进展,目前采取脐带血来源、子宫内膜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几乎无抗原性,通过门静脉输注或者肝窦移植能良好归巢肝脏,对于肝衰竭恢复期和肝硬化有一定疗效,近期安全性良好,远期安全性还有待观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