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治疗期间碰上乙肝,肝炎也会“燃烧”;风湿病患者如何应对乙肝病*携带;风湿科的医生如何处理风湿病与乙肝……这一系列问题如何应对?
.
虽然随着乙肝疫苗推广,中国新发HBV感染的人越来越少,但慢性乙肝患者人群仍然十分庞大。风湿免疫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异常,需要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治疗,用药后可造成细胞免疫低下,如果没有有效预防和干预,则可能出现乙肝病*(HBV)再激活(复燃),表现为HBV大量复制,血清HBVDNA载量急剧升高,导致肝功能损伤,部分患者出现肝衰竭,甚至死亡。
对于风湿科医生来说,乙肝跟风湿病有两个关联角度:
(1)乙肝相关的风湿病:乙肝感染后的骨骼肌肉痛、结节性多动脉炎、冷球蛋白血症等。
(2)风湿病患者同时罹患慢性乙肝的治疗困境。
1
乙肝感染后的骨骼肌肉痛
乙型肝炎病*(hepatitisBvirus,HBV)属于肝DNA病*属。约10%到25%的HBV感染出现关节症状。HBV感染相关的关节症状被认为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所致;在受累患者身上发现了含HBsAg和补体成分的冷沉淀物。
临床表现形式:
1.急性对称性关节炎,疼痛可以很严重;疼痛往往是游走于各个关节区,可以随时间推移而累及关节数量逐渐增加。病程一般持续数日到数周,通常随着*疸出现而消退。
2.HBV相关性关节炎常往往同时伴发皮肤症状。乙肝导致的皮肤症状有:累及下肢的荨麻疹和斑丘疹。一般来说关节、皮肤症状持续的时间不会很久,大多数6周内症状会逐渐消失。
乙肝感染常见首发症状即关节肿痛
2
乙肝相关性结节性多动脉炎
(polyarteritisnodosa,PAN)
一般来说该病发生在40岁到60岁。来自法国的一项报告认为HBV造成的PAN病例占1/3。但在HBV感染流行地区,HBV所致PAN的患病率可能更高。在推行乙肝疫苗后,结节性多动脉炎的患病率明显下降。尽管患病率下降也跟血管炎分类学的进步有关——即引入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从而缩窄了PAN的诊断面。
通常在HBV感染发生后4个月内出现PAN。乙肝相关循环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可触发下游炎症,从而引发了PAN。除乙肝、丙肝等诱导的PAN外,其他类型的PAN缺乏免疫复合物。由于PAN是根据血管的大小来分类,因此有研究认为:PAN其实是不同疾病的组合。一类是免疫复合物诱导的(比如乙肝诱导的),一类是寡免疫复合物的,但这仍有争议。
目前认为,乙肝相关PAN治疗跟其他PAN有所区别。抗乙肝病*是核心治疗,中重症者需联合血浆置换;激素应慎重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许根本用不上。但非乙肝丙肝的PAN还是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疗效无意义。
3
冷球蛋白血症
相对而言,丙肝导致的冷球蛋白血症更常见,但乙肝也偶尔可以引起冷球蛋白血症。相对地,丙肝也偶尔导致PAN,但PAN更多是跟乙肝相关。
4
系统性风湿病患者的乙肝风险
慢性乙肝在中国有很大的人群。他们中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风湿病者不少见。即便没有慢性乙肝,需要免疫抑制治疗者也需要面对乙肝病*感染风险。对中国风湿科医生来说,这比前述3种情况要常见得多。
事实上,免疫抑制治疗时高达25%~50%的HBV再激活患者可发生重型肝炎和/或肝功能衰竭。既往无乙肝者,采用免疫抑制治疗时容易感染乙肝病*而带来严重肝病风险。因此风湿科医生应高度警惕。
有HBV感染病史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存在HBV再激活和HBV疾病发作的风险。这可导致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和/或死亡。
●提醒
对于中国风湿科医生来说,乙肝感染的知识要有相当储备。明白乙肝病*感染的风险评估;乙肝病*再激活的诊断及管理。但更多时候还是要请相关专家会诊。
尤其要小心“HBsAg阴性但抗-HBc阳性”的患者。因为习惯上我们认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即为安全。但如果抗-HBc为阳性,使用针对风湿性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时,仍可能存在相当风险。
「有用就扩散」
来源|好医师[ID:haoyish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