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强省的行进之路-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今年,对于湖北畜牧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总产值1200亿元,为农民带来纯收入250亿元,标准化养殖模式迅速扩张,农畜产品交易所正式成立……畜牧大省正在崛起,畜牧强省呼之欲出。
畜牧挺进“第一方阵”
细数我省畜牧发展的“头衔”,个个如雷贯耳:万头猪场数量508个,全国排名第一;鸡蛋、蜂蜜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养猪150”、“蛋鸡153”等标准化养殖水平领跑全国;种猪生产水平、畜禽养殖现代化装备、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模式、动物疫病防控理念和工作机制等走在全国前列。
挺进全国“第一方阵”,从“大”向“强”迈进,湖北畜牧人底气十足。
“我省已具备了实现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的条件。”副省长赵斌如此断言。
消费变革潜藏商机
猪粮安天下,无猪不稳,无粮不安。
从粮食型到肉蛋奶型,人们的消费结构在嬗变,需求在扩大,要求在提高,农村人口的畜产品消费需求也大幅增加。调查显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人均居民消费肉类及其制品和禽蛋的数量逐年递增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消费年增幅达3.7%以上,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年人均畜产品消费比在农村增加7公斤以上。
消费的变革,让畜牧业的商机清晰可见。壮大产业,顺势而为,大幅增加肉蛋奶产量,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畜牧发展的春天来了。
“傻瓜”模式引领养殖风潮
有一种“傻瓜”养猪技术,如今在荆楚大地上风行。这就是标准化养猪“150”模式,它有效解决了农村养猪“环境差、疫病难防、成本高”的难题,颇受农民青睐。
38岁的宜城市铁湖村农民熊纪洪是“150”模式的受益者。他从1999年开始养猪,从15头母猪起家,如今年出栏2000头。他说:“以前养猪完全凭经验,现在全部按照标准操作,既省心又安全。”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全省发展“150”模式14583栋。
紧接着,“153”蛋鸡养殖模式、“1235”养羊模式、“165”养牛模式等先进的“傻瓜”式养殖模式也相继问世,在全国首开了家庭式标准化养殖的先河,受到农业部的高度肯定。
标准化不仅仅表现在养殖上,还体现在畜产品的加工上。“从这里出去的每一个鸡蛋都可以追溯到是哪一个批次、哪一个蛋厂。”神丹公司董事长刘华侨介绍。
资本运作“四两拨千金”
2011年11月17日,对我省畜牧业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湖北的农业、畜牧业在借力金融手段、资本市场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资本运作的举措远不止这些,2010年7月20日,武汉丰泽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揽资1200万美元,成为全国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生猪养殖企业。
“十一五”期间,湖北畜牧业汇集吸纳社会资本200多亿元。
畜牧业要想化蛹成蝶,除了实现标准化、生态化,更需要金融业的助推。神丹、武汉中博、武汉新华扬等16家畜牧龙头企业完成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另有10多家企业正在进行股改或进入上市前辅导期。
目前,我省还组建了畜牧产业发展投资公司,设立畜牧投资基金,推动成长性的畜牧企业迅速走向资本市场,发挥*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