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胸外科成功为一名1岁11个月的幼儿实施了单孔胸腔镜右上肺巨大肺大泡切除。日前,术后一年随访,患儿恢复良好。
此例手术为该胸外科最小年龄小儿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手术,同时,刷新了麻醉科成功实施单肺通气的最小年龄纪录。
巨大肺大泡并气胸
该名幼儿因经常感冒,突发气促、呼吸困难,医院查出气胸,右肺上部分存在巨大肺大泡,予放置胸腔管闭式引流,但持续漏气不能拔管。
因患者年龄太小,医院未能施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推荐转到该院胸外科就医,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周海榆博士认为,单孔胸腔镜技术切除幼儿右上肺的巨大肺大泡是最佳选择。
但此病例幼儿年龄太小,整个胸腔空间很小,胸腔镜器械难以在狭小的胸腔内操作,稍有不慎损伤心脏、大血管则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麻醉能够实现患儿单肺呼吸,微创手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对麻醉技术和要求更高。
单孔微创手术切除
从保护患儿呼吸和身体状况考虑,创伤越小并发症也越少。
周海榆博士主刀,手术从胸右侧第5肋间腋中线3cm作为入路。首先,主麻醉医师郑勇博士采用小儿单腔气管导管,全麻下用小儿纤支镜引导,将4号气管导管精准插入患儿左侧主支气管,成功实施了单肺通气,为胸腔镜单孔微创手术提供了可靠而有力的保障。
紧接着,周博士应用单孔器械,以娴熟精细的操作技巧,将肺部囊肿以楔形切除,成功取出直径5cm的肺囊肿和部分肺组织,最大程度保留幼儿肺部功能。
整台手术约40多分钟,术后康复很快,第二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第四天由其爸爸抱着出院。
技术微创不断突破
周海榆博士介绍说,胸腔镜从多孔到单孔的进程,从4-5cm的大单孔到3cm以下,甚至极致到2.5cm的微单孔,逐步实现从“皮毛微创“到”技术微创”。
多孔到单孔,不但是孔少了,孔小了,更要求思路、器械和路径的转变,从大单孔到到微单孔,则是精益求精的外科操作思维的极致体现,需要熟练的外科技术积累。
微创手术不是目的,手术需遵循相应的规律,首先是评估是否达到安全要求,其次是能彻底而有效的治疗,有了以上前提保证,微创才具意义。
从年开始,周海榆博士致力于单孔胸腔镜技术开展和改进,由原来的4-5cm大单孔,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良和路径的探讨,已发展为今天的最小2.5cm的微单孔,肺叶微创切除手术时间也从近4小时大大缩短为1-1.5小时,手术给病人带来创伤减到最低程度。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