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挪威 这是《勾搭》专栏·读者回信的第 7 篇文章 这是新90后早起推的第 88 篇文章 @挪威小哥哥: 挪威,我是广州的一名大二学生,现在暑假也开始了,我找了一份北京的实习,然后父母很不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 因为,他们觉得: 第一,太远。 第二,北京有那么多985 211高校,凭什么要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找你一个三本院校(民办独立学院)的学生呢?这当中会不会有古怪? 第三,父母老是想拴着我,不让我在外面,而一旦放假就想着我回去,可回去之后,又没事干,就玩手机。 有的时候,我拿手机也不是在玩,我也有用手机来学习看文章,而这个时候,他们又说我整天待在家里,邻居也经常问我为啥不去找一份暑假工或者去实习。 他们这样,不就自相矛盾了吗? 我再说说我的经历,从小到大,成绩也还算可以,班上前十吧,到高三才开始下滑。 一方面,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另一方面,妹妹给
白癜风可以治愈么的,她年级前几,我们阴差阳错同级,这样,她给我的压力更大了,再加上,有些人也认识我们两兄妹,总是拿我们对比。 有些人喜欢冷嘲热讽,我这的,很反感,那个时候,很想把他们按在地上打的,可我最终还是没有,就在心里憋着,憋着憋着就憋坏了。 最终,高三的时候心理压力太大,一旦大考,就紧张,自然,发挥不好,当然其中,有我自身的原因。 最后,高考的时候,或许是命运跟我开了个玩笑吧。 本身我身上就很大压力了,又在考急性前扁桃体发炎,后面感染发烧了。 我吃了两盒抗生素都没压住,自然而然,考的差是应该的。 按照我的水平,二本A是稳的,还可以冲一下一本,现在一下子掉到了3本(也就是广东的2b),当时的高考成绩,才过了本科线60分『理科』,差了10分就能上个公办本科。 当时一心想着复读,可父母不愿意,也不给,还说,要么就去上3本,要么就别读了。 无奈,只能接受他们的安排。 如今,他们每每谈到事情,都会拿我当年高考的事情来说,我真的很烦,很烦,我现在很想脱离他们,他们的一些想法和我真的很不同,大部分我都不接受,不赞同。 挪威,听说你也是广东人,广东父母很多都不愿子女远出,你的父母会不会也会这样对你? 我想看看你对于我这件事情的看法,我现在很迷茫,很困惑,父母不理解我,身边也没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朋友,真的感觉,好累。 希望挪威能抽时间看看,希望得到你的解答。 @大二学生: 你好哇,特别开心能看到你给我写信。 这意味信任,我一以贯之地以为,人因好的观念、可读的文字以及盖天的颜值与身高而被人信任,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我想,你一定是因为我盖天的颜值和身高,而对我产生的信任。 嗯,没错,不接受反驳。 你的问题并不复杂,那些文字,可以简述为一句话: 你不知道怎样和父母相处,你们的关系混乱,由此而生了种种痛苦。 你希望我能解决你的这些痛苦。 现在,我试着找到你与父母混乱关系的症结。 这个症结,在你。 如果你的承受能力够强,能够心平气和地听进逆言,可以说得再直接点,在你的纠结,在你缺乏勇气与小小的懦弱。 一方面,你渴望独立自由,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 另一方面,你又害怕父母的权力,在自我意志与父母意志中,常常选择后者。 遇到这种情况,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大部分年轻人,大部分处于刚刚成年,但还没有经济独立,没法挣钱养活自己的年轻人,都会遇到这个难题。 你成年了,你渴望自由,自己做选择。 可你前18年,都处于父母庇护下,习惯了父母师长意志为第一选择,自我意志与父母师长意志发生冲突时,没有足够的勇气听自己的。 我能看得出你对自由的渴望,像刚出笼的鸟,忍不住扑腾翅膀,想飞,想看外面蓝蓝的天和壮壮的小姐姐,可你终究还是缺乏勇气。 这从你的信件可以看得出来: 父母拴着你,让你暑假就回去,于是你就回去。回去之后,又骂你整天呆在家里,你很不爽。 高考结束的时候,你想复读,父母不想让你复读,你听了,就这么去上了大学。现在,你父母每次都会把这个事儿拿出来说。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你的视角,都是孩子视角: 你们(父母)让我做什么,我去做了,已经听了你们的话,为什么你现在还要说我? 潜意识里,你觉得,听了父母的话,那么你生活最终的状态,也需要父母负责。 潜意识里,你想说,你看看,就是听了你们的话,现在搞成这样,你们满意了吧;或者是,我都已经听话了,就算现在搞成这样,你们也不该说我,毕竟是你们替我做的决定。 厘清一段关系,最重要的,是找到决策方和责任方,职场如此,亲子关系里,也一样。 决策方应当也必须是责任方。 这很容易理解:做出选择,自然要承担选择产生的后果。 选择得好,荣誉、尊重和财富,决策者居功至伟;选择得坏,诋毁、亏本和脏水,决策者躲不开,只能硬着头皮上。 在亲子关系里,难点在于: 父母常常干预我们的生活,控制欲强一点的父母,甚至直接替我们决定。 但生活本身,于我们而言,永远只有一个责任方和承受者,就是我们自己。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只能是他自己来过,无法找到替代者。 造成的结果是:很容易混淆决策方。 在你和你父母的这段关系里,你之所以是孩子视角,之所以看不惯他们,之所以纠结、无奈、愤怒、很烦很烦。 因为你弄错了决策方。 你以为你听父母的话,回家,不复读,这是他们替你做的决定,父母是决策者,所以没有资格说你。 现在,他们说你,你很烦,很委屈。 你错了,错得很隐晦,很离谱。 我想要告诉你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你听了父母的话,不是父母替你做了决定。 而是你选择了听父母的话,选择了他们替你做的决定。 对,你是决策者,你做出了选择。 这些出现的状况,例如你现在活得不开心、被父母束缚、不被理解,你在承受着这一切,其实,责任者,也是你自己。 当然,现实无法假设。 不过还是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你直接去了北京呢?如果你当时死活抗争要复读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即使失败了,被骂,是不是也心甘情愿一点。 你渴望自由。 但人们对自由普遍有误解,以为自由,就是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做什么。 这也没错。 但自由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自由这个词后面,带着另一个词,责任。 自由首先意味着你有勇气捍卫自己的自由意志,任何其他人,包括父母,对于你自己的事情,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 你清晰而深刻地意识到,对于人生的选择权,在你自己手里,这需要你的勇气、魄力、真诚。 同时,你可以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人为什么需要自由,为什么我总是强调这个词? 根本原因是,在你不短不长的一生中,无论任何选择,无论是何人做出这个选择,你都是你自己生活的承受者与责任方,无法改变。 要么,你忠于自我;要么,你选择听话。 对后者来说,往往意味着,你的人生,会是别人的试验田。 所谓成长,就是打破桎梏,摆脱任何人(包括父母)对你的期待,忠于自我,并意识到责任的过程。 所以,对于父母的大多数期待,如果你无法忍受,你得混蛋一点。 摆脱控制,父母才不会皆祸害。 认真过日子,不糊弄过去,你就很难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会有优先级,排在首位的,应当是自己。 当然,你会为此承担骂声与质疑,甚至直接来自父母的嘲讽,但不要被吓退。 人首先要爱自己,才会有人爱你;人首先要理解自己的内心,才会引来同类、共鸣与支持。 最后: 1、我不是广东人,我是湖南人,所以热爱小炒肉和小姐姐和小姐姐做得小炒肉。 2、在我的认知里,对于父母,有两种态度,其一,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伪儒学语录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其二,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却代表着真正儒学精神的,「忠道不忠君,从义不从父」,出自《荀子》。父母意志,并不是最高意志,自我意志才是。 3、我大二暑假,想去西藏穷游,我告诉我爸,在学校多呆一会儿,后来到了拉萨,没钱了,才打电话给他:我在西藏,没钱了,给我钱。我爸臭骂了我一顿,给我打了钱。 你看,这就是父母,爱你,疼你,插手你的事儿,是怕你犯错,但当你真正有勇气去做自己坚持的事儿,他们会尊重你,一样爱你,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