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乙肝病毒性肝炎儿童免疫规划预防的传染
TUhjnbcbe - 2024/3/11 8:34: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据WHO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每年约有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血制品管理,医疗器械严格消毒,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服务行业用具应严格消毒,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

一、病原学

乙肝病毒属于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科,其核酸为不完全双链DNA组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外膜蛋白的主要成分,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之一。

乙肝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30℃~32℃时可存活至少6个月。在-20℃时可存活15年。在℃高压、℃干烤、℃煮沸10min均可灭活HBV。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碘伏等也有较好的灭活作用。

二、传染源

传染源为乙肝急性、慢性感染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以慢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唾液、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液体中均含有病毒颗粒,具有传染性。

三、传播途径

HBV主要通过血液及其制品、母婴(乙肝的母婴传播包括宫内传播、围生期传播和产后HBV传播)、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不安全注射等)及性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等等无血液体液暴露接触不会传播HBV。尚未被证实经吸血昆虫如蚊子等传播。在接受皮肤试验、经皮接种或静脉穿刺术、针灸等,所有注射器、针头(包括针灸针)及手指刺血针都要彻底消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器械。

四、易感人群

1.人群对乙肝病毒普遍易感,未获得有效免疫的人群对HBV都具有易感性。感染结局与感染乙肝病毒时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转为慢性乙肝的可能越大。约80%~90%的围生期感染者、30%的<6岁儿童感染者可转为慢性乙肝,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转为慢性乙肝的比例<10%。

2.高风险人群:

(1)存在职业暴露风险人群:包括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人员、医学院校学生、救援(公安、司法、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及福利院、残障机构和托幼机构等工作人员。

(2)存在经皮肤、黏膜和血液暴露风险人群: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或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易发生外伤者、血液透析者及器官移植者、静脉吸毒者等。

(3)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人群:包括性伴为HBsAg阳性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和多性伴者等。

(4)其他人群:包括乙型肝炎以外的其他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乙型肝炎高发区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和HIV感染者等。

五、临床表现

HBV感染后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状态,包括亚临床感染、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慢性感染者,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感染HBV后,常起病隐匿,伴厌食、腹部不适、恶心和呕吐,有时还伴关节痛和皮疹,可出现黄疸,但无或仅轻度发热。临床上,只能发现小部分急性HBV感染者。

1.急性乙型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长,45天到天,平均为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和腹胀、部分患者有不超过38.5℃的发热,可出现巩膜黄、尿黄如茶水样等黄疸症状等。体检可见肝脾肿大、肝区疼痛。

2.慢性HBV乙肝

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体检可发现肝掌、蜘蛛痣、面色灰暗、肝脾肿大,肝区疼痛。有乙型肝炎或病毒携带者阳性者超过6个月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的肝硬化是慢性乙肝的发展结果,有15%~25%的慢性乙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而导致死亡。

六、疫苗简介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HepB)

(一)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1.接种对象及剂次:按“0-1-6个月”程序共接种3剂次,其中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剂在1月龄时接种,第3剂在6月龄时接种。

2.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3.接种剂量:①重组(酵母)HepB:每剂次10μg,无

论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阴性,新生儿均

接种10μg的HepB。②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HepB:每剂次10μg或20μg,HBsAg阴性产妇所生新生儿接种10μg的HepB,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接种20μg的HepB。

(二)其他事项

1.在医院分娩医院接种第1剂HepB,由辖区接种单位完成后续剂次接种。医院分娩的新生儿由辖区接种单位全程接种HepB。

2.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肌内注射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接种第1剂HepB。HepB、HBIG和卡介苗(BCG)可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

3.HBsAg阳性或不详产妇所生新生儿建议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HepB;HBsAg阳性或不详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小于g者,也应在出生后尽早接种第1剂HepB,并在婴儿满1月龄、2月龄、7月龄时按程序再完成3剂次HepB接种。

4.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g者)、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HepB。

5.母亲为HBsAg阳性的儿童接种最后一剂HepB后1-2个月进行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阴性或小于10mIU/ml,可再按程序免费接种3剂次HepB。

(三)补种原则

1.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

2.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

3.第2剂与第1剂间隔应不小于28天,第3剂与第2剂间隔应不小于60天,第3剂与第1剂间隔不小于4个月。

1
查看完整版本: 乙肝病毒性肝炎儿童免疫规划预防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