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技术造就心希望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炎网上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708/9161410.html

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谢桂庭和谢志恒正在为患者施行手术。

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正在讨论病例救治方案。

医院博罗分院(医院)外景图。

急性心梗患者的抢救是与时间赛跑。图为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

在心血管专科里,时间就是生命——一名急医院后,能否在90分钟开通闭塞血管,决定了抢救的成功率。

急性心梗患者从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的这一段时间,被称为“门球时间”。“门球时间”每缩短一分钟,就等于为患者多挣得一份生的希望。在这道关乎生命的“算术题”中,医院博罗分院(医院)心血管内科始终努力给出更优答案。

近两年来,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医院博罗分院将救治力量从院内扩展到区域,医院、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形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提升了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效率,为众多心梗患者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今年,该院胸痛中心达到广东省胸痛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已通过省级验收,正朝向国家级胸痛中心的目标奋发前行。

撰文:廖钰娴张璐医院博罗分院供图

“零”的突破

同日填补两项医疗技术县域空白

今年3月12日,博罗首例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在医院博罗分院顺利完成,填补了这项技术在博罗医疗领域的空白。

这一次突破,要从一个不寻常的病例说起。博罗年已六旬的张先生总是毫无征兆地出现晕厥,常常突然就不省人事了,稍后又像睡了一觉一般自然醒来。

反复出现这样奇怪的症状,张先医院就诊,却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今年3月的一天,他再次发生晕厥,并且在发作时摔倒在地。于是,张先生的家人将医院博罗分院治疗。

入院后的多项检查指向了一个诊断——先天性长Q-T综合征,这是一种极容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一种心律失常综合征,而张先生的反复晕厥就是由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引发脑供血障碍所致,万幸是之前的发作未造成猝死。

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谢桂庭是心脏电生理方面的专家。了解病情后,他很快作出判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置入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其工作原理就是在患者发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时,ICD可以即刻识别并予以电复律,使患者恢复正常心律,防止猝死发生,守卫患者的生命。

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谢桂庭带领团队为张先生施行了ICD植入术,整个手术过程均在局部麻醉状态下完成,患者全程清醒,耗时仅50分钟。术后当天,张先生就已经可以下床活动。

这场手术,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技术再次实现“零”的突破。

就在成功完成首例ICD植入术的当天,该院心血管内科团队还成功为一名80岁的女性患者完成了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再次实现这项手术在博罗范围内“零”的突破。

接受这台手术的患者,是有糖尿病和冠心病病史的刘女士。她曾在年因心医院博罗分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术,这次,家属又带她来到该院心血管内科就医。

因刘女士80岁高龄且有长期糖尿病病史,右足触摸冰凉,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接诊医生初步判断刘婆婆可能得的是“下肢动脉闭塞症”。入院后的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判断。这种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刘婆婆面临的可能就是下肢截肢,甚至因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而死亡。

下肢动脉介入手术成了该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的选择——通过把患者右下肢闭塞的动脉开通,恢复血流,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并避免截肢的风险。

3月12日当天,手术如期进行。在医院手足外科副主任医师杨福周的指导下,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为刘女士施行了下肢动脉腔内成型术。在一根极细导丝和球囊的辅助下,经过近4个小时的手术,患者下肢动脉闭塞的血管恢复通畅。

术后当晚,刘女士右足痛明显减轻。让该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感到欣慰的是,术后1周电话随访时,刘女士的疼痛症状已基本缓解,无需依赖止痛药,足趾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手术效果良好。

专科升级

从独立开科到“三甲”加持

在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的发展历程中,如上突破性的手术案例不在少数。早在年,该院心血管内科就医院率先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科室。年,心血管内科开始开展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至今每年PCI(支架术+PTCA)手术量近例。

近年来,以医联体派驻专家谢桂庭为学科带头人,该科已先后开展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下肢动脉闭塞症等多项高难度介入技术,填补了县域多项医疗技术空白,医院领先水平。仅年1至11月,团队就完成了台冠脉介入治疗手术。

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的升级历程,要回溯到年。这一年的11月4日,医院布局改建而成的心血管内科独立病区成立,分设有普通病房和心血管重症监护室两个区域,编制51张病床,成为博罗县域范围内的首个心血管内科。

年2月28日,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再次迎来升级,成为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区。这就意味着,来自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技术团队和更多的医疗资源将下沉,博罗县的急性心梗患者不必转院,在本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救治,从而进一步缩短关乎救治成功率的“门球时间”。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塞救治的黄金时间为发病以后2小时以内,若能在2个小时内开通闭塞的血管,死亡率可控制在1.6%以下,而若超过2小时,每延长一个小时死亡率就增加1%。对于急性心梗来说,若能及早获得规范诊治,多数患者可以转危为安甚至完全恢复健康。

带领这支新团队努力缩短“门球时间”的,是医院派驻专家谢桂庭和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谢志恒。谢桂庭主持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全面工作,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工作,医院进修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研究方向为心脏起搏、电生理及射频消融术,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诊治,尤其是各种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治疗。谢志恒则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及心脏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谢桂庭和谢志恒的带领下,如今,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锻造了一支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医护团队,现有医护人员3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专业护理人员27人。年,该科三、四级手术量首次突破台。

多科协作

胸痛中心通过省级验收

对于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来说,发生在凌晨的急救已经成为常态。由于急性心梗常常在夜间发病,他们总是要穿着二三十斤重的铅衣通宵达旦地做手术。而在这些生死攸关的抢救行动中,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往往不可缺失。

今年9月22日,同样是凌晨时分。医院博罗分院急诊医学科接诊了56岁的文先生,文先生在入院前约半小时突发心前区剧痛,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家人及时将医院博罗分院急诊医学科。

接诊时,文先生全身湿冷,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最低时仅70%。该院急诊医学科医生立即开启绿色通道,迅速地为他完成心电图和心肌酶化验等相关检查,诊断其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并请心血管内科紧急会诊。当时,心血管内科值班医生接到会诊通知后,立即赶往急诊医学科,对患者进行重点地询问病史和检查,再次明确了“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诊断。

据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即心脏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心脏肌肉坏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致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胸闷、胸痛症状,多数人有胸口像是有块石头压着的感觉,常伴有大汗淋漓,如不及时救治,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死亡风险极高,部分患者甚至来不及送院就已猝死。

在上述个案中,文先生出现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更是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极重症情况,死亡率成倍升高,最佳的急救办法就是行紧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抢救存活心肌。然而,文先生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生命体征不平稳,手术风险极高。“不手术就意味着基本没有生还机会了。”在鲜活的生命面前,医院博罗分院医护人员迎难而上,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多科的值班医生迅速到位会诊,给出的统一意见是: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急诊PCI治疗,术后送ICU继续生命支持治疗。患者家属也理解病情的严重性,医院团队的实力,决定放手一搏。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较量就此开始。麻醉科医生给文先生实施了气管插管全麻,心血管内科医生谢志恒、温灵武熟练地穿刺股动脉,给患者置入主动脉球囊反驳(IABP)装置,为患者心脏保驾护航,仅仅数分钟就完成冠脉造影,并迅速开通前降至闭塞处,使血流恢复通畅。

凶险并未就此停止。手术过程中,病人反复出现血压急速下降不能维持、心律失常等各种危急情况,手术时间由凌晨3时持续到将近6时,终于在多科室人员默契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送ICU深切监护治疗。经过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文先生病情日渐好转,于10月1日转出普通病房,并很快出院。术后复诊结果显示,文先生恢复如常,无遗留后遗症。

救治好胸痛患者,就是保护生命线。医院博罗分院高标准推进胸痛中心建设,通过多学科合作,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打造了成熟的介入团队和多学科协作的规范流程,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诊疗绿色通道,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评估、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救治效果,降低高危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今年5月,该院胸痛中心已成功通过省级胸痛中心验收。

生死竞速

区域协同救治开启生命之门

多学科协作同样是胸痛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不仅如此,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

简单的数据背后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隐患。医院,医院与农村的距离更近,当农村急性心梗患者发病时,要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急救,医院是最快的选择,然而,很多医院并不具备完成高难度手术的能力。

如何扩展救治范围,提升对基层心血管患者的服务覆盖能力?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深感责任重大。

胸痛中心的建设成了破题的关键。与以往救治模式不同的是,胸痛中心是一种区域协同救治模式,不仅综合了多学科的合作,还接通急救医疗网络从院前进行干预,让整个急救过程衔接得更为紧密,最大限度地缩短心血管疾病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

早在年10月,医院博罗分院就已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对照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通过搭建区域胸痛急救网、信息终端实现实时共享、强化培训等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医院、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形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优化胸痛患者诊治流程,使胸痛中心运行逐渐规范,“门球时间”等关键质控指标大大缩短,为众多心梗患者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

统计显示,年,该院胸痛中心已成功为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其中“门球时间”达标率达90.76%,平均“门球时间”66.53分钟,两项关键数据均达到胸痛中心建设要求,最短“门球时间”15分钟,有效救治了众多心梗患者。

46岁的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例。11月3日下午,王先生突发胸口剧痛,大汗淋漓,立即前医院长宁分院就诊。出于职业敏感,长宁分院值班医生为患者安排了心电图检查,结合症状考虑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在值班医生判读心电图的同时,患者却突然出现室颤。

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转运开始了。长宁分院紧急联系医院(医院博罗分院、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迅速安排救护车转运,医院心血管内科马上启动绿色通道,并联系急诊医学科、介入室人员到位待命。由于患者血管持续堵塞,医院后,患者情况仍不容乐观,全身湿冷,血压极低,已是奄奄一息的状态。谢桂庭带领团队马上给患者快速完成冠脉造影,造影提示左主干病变,即刻予开通闭塞血管,植入冠脉支架1枚,从患者进入该院到开通血管,仅用时20分钟。目前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恢复情况良好。

“这是一场生命跑道上的竞速赛。”在谢桂庭看来,通过高标准建设胸痛中心,诊治流程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可以保障急性胸痛患者得到更好的早期评估、危险分层、正确分流与科学救治,既避免了高危患者的漏诊、误诊,使其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救治,又可以减少低危患者的检查和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