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获品牌影响力粮票:不能忘怀的历史情结
□本报
甄海霞
粮票为1955年~1993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伴随粮食定量供应在流通领域粮食及粮食制品买卖的票证。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曾是人们每天不可分离的“饭碗”、“命根子”。
呼市市民王爱莲家,收藏着两张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和1973年壹市斤的地方粮票。看到,这两张粮票的正面写着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粮票,图案是牧民赶着羊群在放牧。背面有内蒙古粮食局的公章,使用说明是蒙、汉两种语言。
王爱莲今年70岁,她告诉,她和那个时代许多同龄人一样,家里兄弟姊妹多,口粮很少。那时候买粮食需要粮票、买布料需要布票、买肥皂需要肥皂票、买煤炭需要煤票、买肉食需要肉票。有时她会去粮店帮忙领粮票,每家都按照严格的配给制度领取粮票和肉票。
“我记得家里一个月才能领半斤肉票,顿顿都是杂粮。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回头再看这些票证,千般滋味在心头啊!”王爱莲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