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症肝病科发展侧记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合成、解毒、代谢、分泌、生物转化及免疫防御等功能,当受到病毒、酒精或药物等影响引起严重损害时,肝细胞将大量坏死,导致上述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常伴有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及免疫异常,临床上称之为肝衰竭。而肝衰竭患者尤其是急性重症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治疗非常困难。
民之所急,医之所向。在江西南昌,就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早在年就率先在我省引进并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及肝衰竭,通过精湛的技术和高质量的诊疗水平,挽救了大批重型肝炎及肝衰竭患者的生命——他们就是医院重症肝病科团队。
□张小芳本报记者刘冕
位居前列
人工肝特色诊疗佑健康
“人工肝技术,就是一种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暂时替代肝脏功能,使肝细胞得以恢复再生,并最终挽救病人生命的医疗技术。”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熊墨龙说,该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还可以提高治愈率。医院重症肝病科以“重型肝炎诊疗”及“人工肝技术”为核心诊疗特色,人工肝治疗年均近例次,居全国前列。在熊墨龙的带领下,该科室于年4月获批南昌市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在重型肝炎及肝衰竭诊疗方面,医院重症医院特色的系统诊疗理念,强调治疗应在发病机制层面予以突破,保持“六大平衡”和营养支持,积极倡导早期人工肝与血液净化干预治疗,使重型肝炎及肝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去年,该科室年门诊量高达1.4万人次,其中人工肝治疗量达余人次,患者出院总人数较前年增长了11.9%。
学科联合
专业化团队建设促发展
“重症肝病往往伴有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肾脏损伤、颅脑损伤。一些病情复杂、危急的患者,涉及多个科室,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治,实施精准治疗。”熊墨龙告诉记者,医院目前已经实施的综合转型为治疗重型肝病提供了强大而全面的学科支持,带来了更新、更广的治疗视角和手段。而重症肝病科也针对肝衰竭并发症如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及肝肺综合征等创造了一套独特的防治方法,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为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临床与科研实力,该科室还积极与院内外科研人才合作,成立了重症肝病基础与临床科技创新团队,吸纳多学科成员参与,专业涵盖消化、呼吸、检验、护理与信息,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供了有力补充。“我们还专门设立了肝衰竭实验室,主要承担科研、教学任务,而科研的思路和方向则多来自于临床,目的是为了推动临床问题的解决。”熊墨龙说,科室目前承担了省市和国家级科研课题数项,同时,重症肝病科作为组长单位还牵头一项多中心人工肝技术相关课题,已由江西省卫健委立项,带领省内同仁共同钻研人工肝前沿技术,进一步巩固了该科室的区域影响力。
技术推广
促进同质化诊疗服务
年7月16日,“医院熊墨龙专家工作室”在医院授牌成立,该工作室由熊墨龙带领的肝病专业团队组成,在疑难重症肝病的临床诊疗与业务培训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我们免医院的医务人员前来进修、培训和学习,医院的医生答疑解惑。”熊墨龙说,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团队成员每月医院进行会诊、查房、坐诊、教学讲座和现场义诊等活动,为基层医生遇到的重症肝衰竭、肝硬化伴顽固性腹水、耐药慢乙肝、不明原因肝损伤等疑难重症肝病带去解决方案,针对部分当地无法医治的患者,工作室还提供转院绿色通道支持。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医院的肝病诊疗水平,熊墨龙还经常到上饶、抚州、景德镇医院开展医疗技术援助,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让更多重症肝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尽早恢复健康。
熊墨龙告诉记者,为推广人工肝技术,让拯救重肝和肝衰竭患者的高科技技术普及到各级医疗机构,科室还举办了多届“三江”人工肝学术论坛暨人工肝技术新进展省级继教班,专家来自全国顶尖医疗机构,学员则来自浙江、江苏和江西等多个省区。他本人也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先后出版专著《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新进展》,主编了《非生物型人工肝操作与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基础与临床》。
医院重症肝病科在重型肝炎及肝衰竭的诊疗方面卓有成效,大幅提升了重症肝病的救治能力。下一步,该科室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拓展并不断完善肝衰竭特色诊疗项目、肝衰竭与人工肝技术诊疗中心项目的建设,在保持肝衰竭与人工肝诊疗特色的同时,促进新技术、新业务的临床应用,为更多群众带去健康福祉。
本文来源: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