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某,女,47岁,黑龙江人,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水肿9月入院,9月前在外院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医院就医,予以抗凝及靶向药物治疗,今年5月份患者胸闷气促再次加重,予以药物调整后出现较多不良反应,且胸闷气促无缓解,患者及家属来到医院慕名找到肺循环治疗领域经验丰富的陈发东副主任医师。
右下肺肺动脉截断
BPA治疗后血管开通
经过详细术前评估,在调整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陈发东副主任医师、叶梓医师予以6月21日给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术加肺动脉造影术,测量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96/14/53mmHg),造影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增宽,多处肺动脉多发性充盈缺损或者截断,双肺外周血流明显减少,选择右肺、左肺下叶病变血管为介入靶血管,应用球囊分次分段逐渐扩张,经3个多小时介入手术,狭窄血管明显缓解,再次造影显示右下叶灌注明显改善,外周血管显影(见上图),术后即刻复测肺动脉压力降低至81/20/44mmHg,血氧饱和度由术前88%提高到术后94%,复测NT-proBNP明显减低,术后患者恢复良好,6分钟步行距离提高近m,活动耐力大幅度改善。
肺栓塞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常见心肺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漏诊和误诊。如果在急性期抗凝不充分,或者症状不明显,延误诊治时间,血栓会逐渐凝结、机化,黏附在肺动脉壁上,造成肺血管狭窄、闭塞,有效肺循环面积减少,肺通气血流比失调,肺动脉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形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最终会导致右心衰竭,患者死亡。约1%-4%的急性肺动脉栓塞和10%的复发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会发展为CTEPH。
CTEPH属于肺动脉高压的第四大类,也是唯一可能治愈一类的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且生活质量较差,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将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状况。
血栓
导致肺血管狭窄
导丝球囊
通过血栓部位
球囊扩张
挤压血栓开通血管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pulmonaryangioplasty,BPA)是目前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者术后复发的CTEPH患者最佳微创介入治疗方案,疗效明显优于靶向药物治疗。BPA术是在造影(DSA)的指导下,运用导丝通过狭窄、闭塞的血栓,利用球囊的压力扩张病变肺血管,从而使阻塞的肺血管再通,恢复前向血流(见示意图2),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下降,右心室负荷减轻,心功能改善,患者症状缓解,预后改善。多项研究显示,经皮肺动脉球囊成形术不但能显著改善CTEP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症状,还能有效减少围术期并发症,也可以为不能外科手术的患者争取手术机会。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改良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目前BPA经过20余年的发展,并发症已经大大降低,且疗效确切,不但是CTEPH的有效治疗手段,也是纤维纵膈炎、肺血管炎等第四大类PH的有效治疗手段。
陈发东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肺血管疾病,尤其是肺动脉高压的规范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在肺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也是国内最早开展BPA的专家之一,已经积累了近例肺血管介入治疗经验,医院已经完成30余例的BPA介入治疗,患者来之全国各地,均获得良好效果,让患者获益。部分患者经过3-5次BPA治疗,甚至可使血流动力学完全恢复正常,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
医院心血管内科在科主任刘学波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充分的准备,建立了以陈发东副主任医师为主的肺血管病和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开展了所有肺血管诊断和治疗技术。自年10月开始,已成功为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急慢性肺栓塞、肺血管的患者实施BPA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成为国内开展此类项医院之一。医院在肺血管诊疗领域水平向国内一流看齐,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专家名片
陈发东
医院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第五届CCCP肺血管病学组委员、第一届CHRS左心耳封堵学组委员、亚太结构青年俱乐部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循环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常委、中国非公医疗心外科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卫生部先心病介入基地培训导师、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全球带教术者。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的临床和介入诊疗,擅长成人结构性心脏病、瓣膜病、房颤卒中预防、肺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目前常规开展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瓣膜球囊成形术、左心耳封堵术、经皮肺动脉球囊成形术、肺动脉碎栓术等介入技术。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翻译和编写专著4本。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获省科委联合课题一项以及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图文
心血管内科
原标题:《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一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完成肺动脉球囊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