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睡觉,过了60岁,牢记这8条“长寿准则”
“这么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今年91岁的刘奶奶因为生病导致失去自理能力,大部分时间都要呆在床上,现在都是退休的小女儿在照看。
邻里都羡慕她长寿又老有所依,但是她却觉得这不过是让家人负重前行。
女儿为了自己的看病花销,延迟了退休,直到60多岁干不动才退下来,还要用退休金养母亲,一辈子没轻松过。
孙女今年也刚0出头,挣得不多也就够自己小家庭花销,成家有了孩子后压力也更大了,头顶还有2个老人的赡养压力。
刘奶奶看着女儿60多岁,忙完这边又要去照顾曾孙子,帮补一下年轻人,这些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其实她都看在眼里,所以有时会很伤感。
“是不是我不在了大家反而能轻松点?是不是长寿也不是什么好事?”
为何说长寿并非是好事?活多久算长寿?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如今现代人的寿命大幅度提升,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78.2岁,也就是说能活到78岁,已经算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了。
但是现在有不少人却都认为长寿并不是好事,试想一下,如果你八十岁了,但只能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还有一大堆让你痛苦却死不了的病症,活着折磨自己又连累家人。
而长寿毕竟是少数,等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离去,自己一个人也会很孤独,这些内心上的悲怆其实也在损害身体健康。
所以,长寿不仅仅是年龄的长度问题,还包含着生活品质、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等等综合因素,按照现代人对长寿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活得久又能自理。
你知道吗?现已有权威说法:人类会越来越长寿。根据科学的建模预测:年,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是77岁;而到了年,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预计将达到81.岁!
这么看来,中国人将达到人均长寿了?并不是!
在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都相对落后的小城市、农村地区,中老年健康依旧很难保证。
一个人的寿命与什么有关?尽管女性在整体上的平均寿命确实超越了男性,然而,对于个体而言,寿命的长短却是由众多纷繁复杂的因素共同决定的,绝非仅凭性别就能轻易断定。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在悄然间影响着我们的生命时长呢?
1、遗传:寿命与基因有很大的关系,某些体质、疾病也可以通过基因遗传,如果不幸发生了遗传病,那么寿命多少会受到影响,如果父母、祖辈的基因很好,很健康,那么后代里长寿的倾向也会较明显。
2、性格特征:根据研究,长寿的人往往都是性格外向的人,因为他们广泛社交,善于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且能够用积极地态度面对生活,这些人往往心理素质强大,能抵抗住精神的压力,过度的焦虑、恐惧或者长期脾气暴躁,对于身体是会造成一定的负担,最终引发疾病的。
、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对于延长寿命是有积极作用的,长期熬夜的人发现猝死、远期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高;饮食习惯上经常不定时饮食,吃一顿不吃一顿,或者吃腌制品、熏制品食物对于健康也是不利的。
60岁后,进入“长寿关键期”自从过了60岁后,很多老人觉得自己身上问题多了,各种病都找上门了,事实上60—70岁的老人已经到了“长寿关键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曾写道“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也就是说六十岁左右的人筋骨退化、真气衰竭,这个阶段一定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以便延年益寿。
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苗阳曾介绍:人在60岁左右这个阶段,身体机能变化的很厉害,等到70岁以后会稳定下来,80岁后会再度进入不稳定期。
而现代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4岁、60岁、78岁三个年龄段,衰老会出现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这几个年龄段人体会出现断崖式的衰老。
老人若想长寿,“多锻炼”是好事吗?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说过: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走路”。
朋友圈推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