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专家中的“异类”:研究药物性肝损伤,却极少开保肝药原创汪航医学界收录于话题#健康科普20个内容
药能治病,也能致病
撰文
汪航
茅益民是消化内科医生中的“异类”——他极少给病人开保肝药。
“药物是导致肝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不论是西药还是中草药,都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甚至引起肝脏毒性。肝炎、肝衰竭、脂肪肝、胆汁淤积、肝硬化,甚至肝脏肿瘤……你能想到的肝脏方面的疾病,药物都可以导致。”
临床上,保肝药通常用于预防或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与针对病因的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但在实践中,不合理、不规范使用保肝药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使用作用机制相似的两种、三种及以上保肝药物的情况并不稀奇。
作为肝病专家,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茅益民认为“很多保肝药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充分”。
茅益民教授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从年开始,茅益民在国内率先牵头开展针对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研究,同时也呼吁保肝药的规范使用。继美国之后,他在国内创建了全球第二个专注于药物性肝损伤的专业网络平台,牵头或参与制定了多部中国或国际性的药物性肝损伤诊疗指南,以及针对血液、肿瘤等领域药物性肝损伤管理的专家共识。
但他认为,这些都谈不上成果,“该领域的研究挑战巨大,从预防到诊断和治疗都非常复杂,社会公众甚至部分医务人员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问题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
药物性肝损伤不容忽视
迄今为止,无论是对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风险因素、预测预后,还是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临床诊断和有效干预方面,都有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茅益民告诉“医学界”,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起步比国际上其他国家晚,可投入的资源也有限。
在药物性肝损伤领域,欧美国家起步较早。西班牙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药物性肝损伤协作网络;年,美国创立药物性肝损伤协作网络,并在次年启动前瞻性研究,并与年建立全球首个专注于药物性肝损伤的专业网站,建立了集临床信息和生物样本于一体的资源库,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和转化研究。
90年代初,刚工作那会,医院消化科病房,近一半的病人都是肝硬化,而且都是失代偿的,病房里几乎每周都会上演抢救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大腹水的忙碌场景。
“这些肝硬化大多是由乙肝引起,有的病人会发展为肝癌”,他介绍,但那时受制于医疗条件,国内当时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抗病毒药物。
年,情况发生了好转。茅益民被安排跟着曾民德教授(时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肝病研究室主任、卫生部消化及抗肝炎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承担起一款抗病毒新药“拉米夫定”的临床试验,年,拉米夫定被正式批准上市。这是首个针对乙肝的抗病毒药,乙肝患者的预后得到极大改善。
与此同时,茅益民也在无意中正式踏入了新药临床试验领域,先后承担了二百余项消化和肝病的新药临床试验,并和曾教医院的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
茅益民(右二)早年与国外同行交流
“导致新药研发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你的平台是做肝病的,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