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是药三分毒”,而保健品、营养品、补品等不是药物,可以自行服用、非常安全。可事实真的如此吗?近日,医院收治了多名因滥用保健“土方”,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
一个月前,长沙61岁的成女士发现自己食欲下降,全身没有力气。一开始她以为是劳累所致,休息好就会缓解,然而半个月过去了,不适症状不仅没有缓解,成女士还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皮肤、眼睛都开始泛黄。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成女士来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检查结果让成女士胆战心惊:总胆红素升高了20余倍、转氨酶升高了30余倍,这两个异常的指标提示她有严重的肝损伤!
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排除了成女士患病毒性肝炎、肿瘤等疾病的可能。身体健康,没有特殊用药史、外出饮食及旅游史等的成女士为何会出现肝损伤?
主管医生再次仔细询问病史。成女士无意间说起,自己为了治白发,前段时间吃了约一个月的何首乌。
这下“罪魁祸首”终于找到了——不合理使用中药何首乌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主管医生告诉成女士,在中医理论上,何首乌具有乌须发、祛风解毒、润肠通便、治心悸防失眠等多种功效。然而近年来相关统计显示何首乌致肝损伤病例数在所有中药中排第1位。
这是因为超过90%用药是无医生指导下进行的,并且大多存在超常规用量、超疗程用药、加工不当、多种药物合用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无独有偶,59岁的黄女士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近日,黄女士因恶心呕吐一周在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血液检查提示肝功能显示转氨酶升高接近十倍,相关检查并没有找到肝功能损伤的原因。进一步询问病史得知,黄女士听说吃三七粉可以活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于是自行购买了三七打成粉,每天吃一两勺。
医护人员仔细查看了黄女士从家里带来的三七粉后发现,黄女士服用的并非三七,而是“土三七”。两者虽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三七本无毒,是名贵中药材,但“土三七”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从而造成严重的肝损伤。两位患者经过停用保健药物及护肝治疗后,肝功能很快恢复了正常。
消化内科副主任马曦解释:肝脏是人体进行药物清除的主要场所,代谢产物的量超过了肝脏的清除能力时,毒性物质便会在肝内聚集,对肝脏造成损伤。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表现有乏力、食欲减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尿色深、皮肤巩膜黄染等。
一般来说,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如能及时诊断、及时停药,予以护肝治疗后,预后多数良好;如果未能及时诊治,少数患者可进展为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需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治疗,有着较高的病死率。
马曦介绍: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已超过三万种,明确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超过种,常见的包括抗肿瘤的化疗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免疫抑制剂、降糖降脂药、抗生素等。
中草药在我国使用历史有上千年之久,传统观念认为它们是“纯天然”的,无毒、无副作用,应该是非常安全的;加之许多人轻信所谓的“偏方”,甚至无病滥用、超量服用非常普遍,导致中草药成为在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许多人认为保健品和营养品、补品等不是药物,因此比吃药更安全。其实不然,临床上经常遇到滥用保健品导致肝损伤的病例。
这是因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保健品和营养品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含有药物成分,容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马曦提醒:药物性肝损伤重在预防。市民朋友应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会造成肝损伤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
要避免超剂量和疗程过长地服药,避免频繁用药或多种药物混合应用,高度重视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避免各种促进或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因素如:空腹服药、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下服药、嗜酒者或饮酒后服药等。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通讯员李慧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