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红网常德站」
红网时刻常德12月9日讯(通讯员唐俊雅腾燕妮)为向生命致敬,树立医者典范,12月8日下午,由环球时报、生命时报主办,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敬佑生命·荣耀医者”第六届公益活动盛典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医院张桂英教授荣获“人文情怀奖”,是本届年度盛典我市唯一获奖者。
今年73岁的张桂英教授,医院内科学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被授予“中国巾帼模范医师”、敬业奉献“中国好人”等称号;医院内科学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消化科主任,现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年10月,为实践“健康中国”战略,贯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精神,年逾古医院委派,到医院任消化内科主任。为了患者,她每周往返长沙、常德两地,每年接诊来自全国各地患者余人次,会诊疑难危重病例余次。她用一双慧眼破解众多疑难杂症,用一颗善心守望人民健康,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病人。
张桂英的门诊常常“一号难求”,为了尽量满足外地患者的需求,她经常因加号不能按时下班,中午也无法休息。她是患者心里的“定海神针”,是学生身边的“大医典范”,是同行眼中的“拼命三郎”。近50年的从医生涯,她把健康带给患者,用心血浇筑学科未来发展。一位女患者得了一种遗传性消化系统疾病,十几岁第一次找张桂英看病时已是病情危重,张桂英为其制定治疗方案,经过精心治疗,转危为安。由于该病患者生育会存在一定风险,张桂英曾告诫她最好不要妊娠,但患者没有听从劝诫,再次来求医时已怀孕5个月。患者哭着说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张桂英不忍责备她,为其调整治疗方案,尽全力保驾护航。最终这位患者先后产下2名健康女孩,如今一家人幸福美满。这位女士曾动情地说:“没有您,我坟头的草都长得老高了。”
她把治愈的希望留给患者,却在自身病痛面前咬牙坚持。年冬天,常德下了一场大雪,张桂英完成工作后准备从常德赶往长沙,却在火车站不慎摔伤,造成左手臂严重骨折。张桂英受伤期间,依旧有不少病人来找她。为了不让患者失望,骨折后一周,她便回到了工作岗位,带着护具坐诊。“好多病人等着我复查,快过年了,争取年前帮病人控制好病情,让他们和家人过一个快乐的春节。”
年和年的夏天,医院收治了多名群体误食剧毒灰花纹鹅膏菌中毒患者,此类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在50%以上,而收治到消化内科的,大多是爆发性肝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受损者的重危病人。张桂英教授带领消化内科团队不畏困难,迅速成立抢救小组,采取多种抢救措施,日以继夜地坚守在患者身边,成功让所有中毒患者均转危为安,创造了零死亡、全治愈的奇迹。
张桂英一直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带头捐款、参加义诊。她曾接诊一位十几岁的克罗恩病患者,由于家庭困难,父母选择放弃治疗。张桂英得知后,一方面劝说孩子父母不要放弃;另一方面自己带头、组织团队医护人员为患者捐款,帮助患者解决经济问题,最终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考上了大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桂英一直强调,要打造一个带不走的消化团队,造福泛湘西北人民健康。医院建立初期,消化内科只有6位医师,但在张桂英的带领下,除了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外,科室还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近距离培养人才,建立奖罚机制。为了鼓励年轻医师成长,张桂英每月都会把自己的绩效奖金拿出一部分作为奖励基金,支持和鼓励科内工作突出的医护人员。目前,消化内科呈良好发展势头,吸引了省内外人才的加盟,短短四年时间,队伍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至如今的医师18人、医技护共41人,一个“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优良、善于沟通、精诚团结、朝气蓬勃、梯队合理”的学科团队正在形成。医院消化内科年门诊量稳居全院第一,就诊患者覆盖全国26个省市,率先在湖南省建立“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分中心”,成为“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并率先在湘西北地区开展小肠镜检查及治疗,实现多项新技术零的突破。